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作出新部署—— 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是国企改革最重要主线

发布时间:2024-08-08 16:19:3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李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个举措,是更好激发国有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一招,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大动作,预计在2029年前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国有经济布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将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国企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是今后5年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国企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有两种形式,一是微观层次的企业重组,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外部的合并与联盟等;二是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重大推进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力破除,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万亿元,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但一些影响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的顽瘴痼疾尚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仍然存在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价值创造能力不强等问题,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较长时期,国有经济存在分类不清、功能混乱的现象,而分管的有关管理部门协同不够、政出多门、相互牵制现象比较严重。国有企业缺乏明确的功能界定和分类管理,导致企业使命和目标冲突,改革政策难以有效落实,也很难对不同功能企业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进而导致国资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问题严重。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时,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特别提出“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决定》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目的、措施、结果,图景都谋划出来了。

这里讲了四层问题,就是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四个明确”。

第一是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要调整,就是要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第二明确突破口,是从什么地方入手,就是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长期以来国资管理部门存在“多龙治水”的状态,很多事决策部门不办事或者办不了事、办事部门决策不了、办不成事情,现在提出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是找到难点、堵点。

第三是明确调整的步骤,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就是从分类开始,对功能定位,由此决定怎么布局与调整。

第四是明确国有经济的目标,即国资的“三个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企不能光赚钱,还要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下一步预计从战略安全、行业引领、国计民生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新分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势必是一个大的重组,相当一部分企业将会被合并被转型。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抓紧对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进行细化分类,及时完善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台账,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健全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加大督察问效力度;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结合实际开展精准化、差异化改革探索。

可以预测,国企的大规模布局与结构调整是今后5年国企改革最大事件,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事件。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微观层次的企业重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外部的合并与联盟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是指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企业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调整合并。新的布局与结构调整是宏观的调整。调整成功,将是对中国国有经济获得活力与新的生命力的一次巨大推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重大推进作用。

预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将有专门的中央层面的文件出台。《决定》提出“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其中大有文章,以后国有经济由谁管、怎么管,将会在下一步得到明确。

作者为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报道》2024年8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