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第八届“新理念 新模式”全国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兴趣小组活动交流暨优秀微课展示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本届“双新会”由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共同主办,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本届“双新会”的主题是:“聚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构新时代‘大国少年’育人体系”。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14家校内外教育单位、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等各界代表4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综合处副处长汤兴虎、山东省妇联副主席王洪霞、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薄存旭等领导参加开幕式并为会议致辞。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二级巡视员王亚玲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山东省妇联二级巡视员、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孔静珣主持。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大家表示欢迎。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苑立新主任回顾了中国儿童中心发起并主办“双新会”的初衷,即宣传和倡导校外教育转型升级新理念,示范和交流教育教学新模式。“双新会”始终坚持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等原则,已成为全国校外教育创新发展的风向标与重要交流平台,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我国校外教育兴趣小组活动存在的挑战与问题,他倡议,要发挥各系统校外教育单位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又异曲同工的教育服务内容,解决校外教育发展同质化的问题;要大力推进校外活动课程转型升级,积极倡导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带动社会培训机构优化转型;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探索在地教育资源的转化与创新。最后,他呼吁全国校外教育同仁用心用情,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章。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综合处副处长汤兴虎从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校外教育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校外教育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教育改革、着重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相关工作。
山东省妇联副主席王洪霞在致辞中代表山东省妇联对第八届“双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此届“双新会”在济南举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搭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薄存旭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向前来参会的领导、专家、校外教育工作者表示欢迎。他指出,校外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外教育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先进的经验。校外教育在迎来新的发展风口期之际,需要积极倡导教育新理念和践行教学新模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北京师范大学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玉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副院长张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薄存旭,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李杰和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朱健等六位专家依次为大会作主旨报告,深刻分析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聚焦科技、文化与艺术领域,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研讨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贡献校外教育的智慧与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变革教育以变革世界:重新想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未来》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教育逻辑也需要从“追求高分”转变为“追求多样”,因为创新来自于多样化的人才,未来的教育必将进一步突出实践性和多样化。无论是课程标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招生评价都需要按照新的教育逻辑来系统变革。重塑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内在关系,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玉顺在《聚焦新质生产力,建构智慧教育新生态》报告中系统性呈现了中国智慧教育发展的进程,并从智能化环境发展、课程教学个性化、教育治理精准化等特征内涵阐述数智赋能教育发展的时代逻辑,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培养21世纪“数字儿童”,从知识、能力、素养及价值观层次上立体化分析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副院长张磊在《培育未来:基于设计思维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实现设计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的努力,并以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院为例,系统介绍了探索“设计美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面向青少年的设计美育项目,以及研发适合中小学生的设计美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工具。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薄存旭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基于在地文化资源的教育实践与探索》中介绍了山东省黄河文化育人工作的“5+1”多线推进模式。5是指5条融合线:国家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线、山东省十六地市基于自身特点的融合线、黄河文化要素融合线、核心素养融合线、多主体育人融合线等。1是指学生、教师、学校、区域融合线。
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李杰在《发挥儿童主体性,打开创新世界》报告中介绍了A4美术馆发起的iSTART儿童艺术节项目。该项目试图从儿童视角出发,与儿童共创共建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多元的美好世界。iSTART项目通过每年与学校、家庭、社区、公益行动伙伴合作的形式,共同建立起可持续的艺术教育生态网络。
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朱健在《乡村美育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经验:“蒲公英行动”在地文化活化传承的22年实践》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儿童民间美术教育公益项目,即发起于2002年的“蒲公英行动”。项目聚焦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儿童美术,鼓励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课程,培养儿童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22年来,基于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积累了大量通过乡村美育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经验,为业界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范式。
未来四天,“双新会”还将开展全国案例的分享,以及“科技创新与学习变革”“美育浸润与学科融合”“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优秀微课展示交流”等四个专题论坛的展示分享,进一步探讨未来校外教育的多元发展与协同育人。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