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韩国首尔市衿川区区长:我与中国地方城市的交流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26 18:25:26 来源:中国报道

编者按:10月,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值此之际,《中国(韩文)》编辑部约请了6位来自韩国各行各业的代表人士,谈谈他们眼中的中国。

文/柳成勋(韩国首尔市衿川区区长)

我曾到访过北京、上海等在内的中国多个城市。过去的二十年间,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变迁,让我对这个邻国的开放与包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韩国首尔市衿川区区长柳成勋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彼此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发展繁荣。我所任职的衿川区非常重视与中国的交往交流,积极推进与中国的多个城市开展友好交流。例如,衿川区与中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积极开展人员交流,曾有两年的时间促成两地公务员的相互派遣,并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在威海市研修的机会,深化了两地交往交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衿川区也依然延续着与中国的缘分。2020年8月5日,衿川区与辽宁省丹东市签订友好交流合作协议,仪式通过线上的方式举行,这应该也是全球首个在线签订的城市友好合作协议。

衿川区代表团访问辽宁丹东,听取相关人员介绍。

今年7月,衿川区派出代表团对丹东市进行了友好访问,我有幸作为访问团中的一员来到丹东,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物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广阔,与衿川区在多领域、多层面存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契合点。在与丹东市委书记裴伟东举行座谈会时,我还了解到丹东市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打造“幸福宜居城市”,这与衿川区建设“小区幸福城市”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以这些共同点及地理位置上的先天优势为基础,期待未来两座城市将通过持续不断地经济、文化等层面的交流,为两地相互合作、共同成长带来新的机遇。

此次中国之行除了加深与丹东市的交流之外,我还访问了与韩国在经济、文化方面鲜有往来的西藏地区。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韩中友好城市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衿川区与日喀则市签订了交流意向书,这是该地区首次与外国地方政府签订交流意向书,意义深远。日喀则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灿烂多彩的文化资源。两地将以此为契机,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交往,共同打造成为中韩地方政府间交流的优秀案例。

7月26日,柳成勋访问日喀则市,与当地政府签署友好交流意向书。

除了积极走进中国,我们也非常欢迎中国友好城市对衿川区的访问。2015年,贵阳市政府与韩国首尔市衿川区在筑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今年8月,贵阳市派出代表团首次访问衿川区,考察衿川区的文旅、大数据等产业,探索合作方案。目前,衿川区是韩国唯一一个与贵阳市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的城市。未来两地将持续发挥协同效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社会的变化之大,令世界震惊。中韩两国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增长。在产业结构时刻都在变化的当下,重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对两国来说十分重要。我认为,未来两国在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合作发展方面拥有着广阔前景。

衿川区是首尔最具代表化的工业地区,韩国第一个国家产业园区——首尔数码产业园便位于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衿川区以服装、纤维、缝纫等制造业为基础,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1971年,衿川区的出口额达到了10亿美元,占全韩国出口总额的10%。

顺应第四次产业革命趋势,近年来,衿川区的产业重点从轻工业逐渐向IT、软件、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行业转变。位于衿川的G-Valley数码产业园被称为“韩国硅谷”,这里聚集着韩国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其名称中的字母G,既是衿川区和其所在的佳山洞的英文首字母G的代表,又包含着希望其成为Great、Gorgeous、Global的世界级产业园区的美好希冀。目前,仅G-Valley2、3期就拥有102个知识产业中心、13700个入驻企业,雇佣员工总数达14万名,是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中心,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

以G-Valley数码产业园为平台,衿川区与中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合作方面开的合作拥有广阔前景。衿川区通过持续不断的城市间友好合作,为两国青年科技人才的交往交流提供机会,促进中韩两国在尖端技术的合作交流,持续构建合作网络,共同创造新的价值。

今年11月,丹东市将派出代表团访问衿川区,届时将在金娜莱艺术厅画廊举办丹东市艺术家的书法及摄影作品展等,为两座城市的人文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像这样与中国城市间在产业、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未来还将持续不断地在衿川区上演。衿川区将与中国各城市友好交流,为中韩友好关系搭建坚实的桥梁,为两国共同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由曹梦玥根据采访内容整理。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