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中山市委推进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的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激发镇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提升农房风貌管控和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为服务“百千万工程”赋能添力。
“中山市税务局持续加强与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协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在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创业就业、消费等方面持续贡献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好税惠政策,激活乡村振兴源泉活水
近几年,中山市以培育发展强村公司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运营、监管、支撑三大体系,进一步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强镇兴村富民塑造新优势。截至目前,已带动全市村、组两级集体经济2023年实现总收入94.61亿元, 同比增长超15%。
为更好服务村集体经济改革创新,中山税务部门依托税费优惠政策落实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聚焦强村公司发展模式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梳理强村公司税费政策清册,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举措,组织各镇街税务机关为强村公司开展纳税申报、税费优惠等各类辅导,助推强村公司激发新活力。
农业兴,百业兴。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山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政策找人”机制,开展全流程、递进式、差异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工作,今年以来,195批次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35.76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同时,中山税务部门持续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成立“税务助农团”,为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配备“税费政策讲解员”和“快速响应联络员”,帮助他们用好用足税费优惠政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税动力”。
在中山市三角镇,生鱼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全镇生鱼养殖面积约1.6万亩,生鱼养殖户达610户,年生产商品生鱼约9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7亿元,约占全镇农业GDP的82%。
为促进“三角生鱼”真正成为富民兴村的“致富鱼”,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三角税务分局税费服务惠农团队走鱼塘、访农企,深入了解生鱼养殖、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情况,通过行业数据分析和“一户一策”个性化辅导,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主动送到田间地头,让更多生鱼养殖户充分享受惠农税费红利。
图为三角税务分局税务人员到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税收政策辅导。
走进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海公司),连片的生鱼养殖示范基地、独立的智监塘头小站、规范的细菌病毒分析室、自动化的投喂设备……其现代化养殖模式让人大开眼界。“我们承包了5600亩鱼塘,每月光饲料成本就要2000多万元”容海公司负责人刘传敬介绍道,“近两年生鱼市场价格回落,我们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也放缓,还好有税费红利注入资金活水。”目前,容海公司正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通过进一步盘活渔业资源,带动农户一起增收致富。对于经营模式改变可能涉及的税务处理问题,三角税务分局积极介入进行前置辅导,让企业做到心中有底、合理规划。
随着生鱼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少生鱼养殖户和加工企业锚定国际市场,纷纷扬帆“出海”。据统计,今年1-9月,三角镇水产养殖行业共享受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销售额5.34亿元,三角税务分局主动对接相关企业,在落实税惠政策与优化纳税服务上双向发力,助力三角生鱼顺利游出国门、跃向海外。
推动“入镇下村”,奏响产业发展奋进乐章
中山市税务局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三年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组建联合服务团队,建立“机关+基层”联动机制,发动26个机关基层党组织与相关村社区深度开展结对共建,持续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提质行动,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助力打造镇村高质量发展的“中山样板”。
小榄镇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首批典型镇,目前正以“工改”为着力点,努力深挖产业新动能,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小榄税务分局积极组建以分局主要负责人牵头,征管、法律、宣传等多条线党员骨干参与的“工改”税收服务突击队,对园区规划、建设、开票、过户、出租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和常态化跟踪服务,力求对每个“工改”项目做到服务走心、管理有度。据统计,2022年以来,小榄税务分局已助力238宗“工改”项目落地,成功推动华帝、坚朗、绿金湾等多个“10亿+”投资项目落户小榄。
图为小榄税务分局税务干部到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了解企业涉税需求,并提供专业辅导。
“作为中山市首批共性产业园,我们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税费疑问时有出现。好在小榄税务分局定期到园区调研了解情况,对我们提出的税费疑问逐一耐心解答,并主动联系政府、社区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让企业在税费办理上少走弯路。”绿金湾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常务副总经理徐梓赫介绍,“今年,我们园区还成为税务部门‘入镇下村’提质行动项目之一,中山市税务局所得税科党支部直接对接企业,实地走访并收集涉税需求,全面打通政策落实和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税务专业力量和资源优势,落实和优化市镇村三级联动共建工作机制,积极推进15个‘入镇下村’提质行动项目落地生根,努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意所指的问题,让‘入镇下村’行动更好地转化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和百姓群众受惠的实效。”中山市税务局“入镇下村”行动服务团队负责人表示。
图为小榄税务分局到村居开展“入镇下村”志愿服务活动,向村民介绍社保费相关政策。
办好“民生实事”,擦亮和美乡村靓丽底色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是中山市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以良好的镇村风貌推动中山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成立镇村服务队,常态化下沉服务镇村一线,协助村居解难题促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东区税务分局青年干部陈楷鑫便是今年进驻镇村服务队的一员。
为抓好“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培育村的建设,陈楷鑫多次随队深入东凤镇、小榄镇和阜沙镇细致摸排,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核查、与村干部和建筑工人交流等方式,初步形成三个镇的农房风貌摸排情况报告,并完成了40多栋农房的随机抽查,为后续相关镇街开展农房风貌管控工作提供了基本参考。
此外,陈楷鑫还积极参与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六乱”整治以及乡村产业用地项目审批等工作。他深入镇村最基层,倾听民意、实干实为,为推动镇村面貌“大变化”下足“绣花功夫”,有力助推了一系列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陈楷鑫的工作场景,不过是中山税务干部积极服务“百千万工程”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对口扶贫、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水污染治理攻坚、“美丽庭院”建设、闲置地改造、爱国卫生运动、困难家庭慰问等多项重点工作中,中山税务部门主动选派优秀干部参与其中,积极提供税务意见,指导各项税收政策落实,推动和谐村居的产业、颜值双提升,助力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肖彩虹、杜颖仙、陈楷鑫)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