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省内高校11个国家的15名国际学生及部分媒体记者组成的参访团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全方位感知山东,深入了解山东,通过亲身经历向世界讲述山东故事。
“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国山东网承办。旨在为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山东、关注山东、融入山东,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繁荣发展、开放自信的新时代山东形象,以及山东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走进潍坊市青州博物馆 领略潍坊千年风华
12月19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市青州博物馆,亲身感受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馆藏各类文物6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分为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技术保护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管理设备区等区域,具有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功能。
在讲解中,国际学生们带着对青州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的好奇,开启博物馆之旅。第一件镇馆之宝是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是中国近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全卷共2460余字,字迹工整清晰,无一处涂抹,无错别字,全文用工整小楷写成,语言中肯,针砭时弊,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反映古代科举制度选贤举能的作用。
在第二件镇馆之宝东汉宜子孙玉璧前,国际学生们不仅被其精美工艺所吸引,更被其背后文化内涵所打动。这是一件国内罕见刻有汉字的汉代大型馆藏玉璧,由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形体大,雕刻精湛。玉璧上篆书“宜子孙”三字,寄托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1996年在青州出土的600多尊龙兴寺佛教造像,是青州博物馆第三件镇馆之宝。这些佛造像跨越北魏至北宋,将近500年,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微笑中带着慈悲与智慧,被誉为“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在“青州微笑——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艺术陈列"展厅,国际学生们感叹于中国古代艺术技艺精湛。
此外,活动还特别安排互动体验环节。国际学生们在青州博物馆的文创体验区,与青州吉祥物与文创产品拍照打卡,更加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走进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 感悟历史与友谊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市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感受山东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又名乐道院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国际侨民与中国人民团结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及国际主义精神象征。见证中国人民与西方侨民在艰难岁月中的守望相助和共同抗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国际学生们在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乐道院历史基本陈列和西方侨民集中营专题陈列,仔细聆听解说员的讲解,认真观看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对这段历史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国际学生们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他们不仅了解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更感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在共同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团结与勇气。他们表示,将把这段历史作为宝贵财富,铭记在心,并以此为契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活动期间,国际学生们还参观博物馆内其他展览区域,了解到潍坊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情况。他们对潍坊这座国际和平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独特魅力表示赞叹,并表示将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山东、了解中国。
走进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 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深度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活力。
潍坊市十笏园非遗空间,坐落于潍城区胡家牌坊街345号,是一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集项目展示展演、民众休闲娱乐、产品交流交易、文化创意研发、非遗传习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持久和鲜活生命力的综合性文化空间。国际学生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依次参观木版年画、剪纸、陶艺、传拓、花灯、葫芦烙画、刺绣、风筝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潍坊非遗项目展示区。
步入非遗空间,他们首先被精美木版年画所吸引。潍坊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瑰宝,以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饱满而著称。在展示区,国际学生们不仅欣赏到多幅珍贵木版年画作品,还通过解说员讲解,深入了解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剪纸展示区展示各种精美剪纸作品,从动物到花卉,从人物到风景,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陶艺展示区让国际学生们领略到陶艺的博大精深。传拓展示区则展示古代碑刻和金石文字的传拓技艺,国际学生们通过传拓作品,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厚重和历史的沧桑。老猫花灯展示区则展示各种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花灯作品,了解花灯背后的历史渊源。
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其风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风筝展示区,国际学生们详细了解潍坊风筝起源、发展及制作工艺,对风筝精巧设计和精湛技艺表示由衷赞叹。
在参观过程中,国际学生们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文化之旅。国际学生们还参与非遗交流活动,在交流环节,他们与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现状。国际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非遗的魅力,也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走进潍坊手造博物馆 沉浸式体验手工艺魅力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市手造博物馆,近距离接触并体验潍坊丰富多彩的手造项目,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潍坊市手造博物馆由潍坊手造简史、专题展厅、互动研学体验区、手造创意商店四个功能区形成,是山东首家专注于手工艺品展示和传承博物馆。这里汇聚潍坊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工艺雕刻、抽纱刺绣、医药食品、仿古青铜器、玉器奇石、草编制品、红木嵌银、版画、风筝、玩具、工艺制品十一大系列,300余件馆藏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工艺技巧。
国际学生们在解说员带领下,逐一参观博物馆各个展区。在核雕展区,国际学生们被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他们仔细观看核雕作品每一个细节,惊叹于工匠们如何在小小果核上雕刻出如此栩栩如生的图案。
行至互动研学体验区,在非遗传承人和手造匠人指导下,国际学生们亲自参与风筝和面塑制作过程。在风筝体验区,国际学生扎制、组装、上色,学习风筝的制作技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在面塑体验区,他们在面塑技艺传承人指导下,将一块块面团揉、捏、搓、压,最终变成形态各异的面塑作品。
此次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并体验山东手造的魅力,也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领略中国风筝文化魅力
12月20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国际学生们在这里领略中国风筝文化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与认识。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涵盖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以及串式五大经典风筝类别,每一件展品都代表风筝艺术的独特风貌和精湛技艺。特别是“龙头蜈蚣”风筝等独具匠心的异形风筝,给国际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走进博物馆,仿佛置身于风筝海洋。从传统的龙头、燕子、蝴蝶,到现代的航天器、卡通形象等,种类齐全、样式繁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无不展示风筝制作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国际学生依次参观博物馆各个展区。从“风筝历史渊源”到“风筝制作技艺展示”,再到“世界风筝精品荟萃”,每一个展区都精心设计,力求让参观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风筝文化魅力。
潍坊风筝传承千年,不仅是中国风筝摇篮,更是全球风筝文化发源地。在参观过程中,国际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风筝文化产生全新认识。风筝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中外友谊桥梁。
近年来,潍坊风筝博物馆加强数字化建设,引入XR数字体验空间项目。打破传统展览框架与界限,为游客们带来沉浸式、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观展体验。国际学生们在XR数字体验空间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风筝世界。
除了丰富展品和创新展示方式,潍坊风筝博物馆还注重文创产品开发。馆内文创工坊汇聚融入潍坊本地文化及风筝主题的各类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还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吸引国际学生们打卡拍照。(王鲲鹏)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