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人工智能发展座谈会暨《中国智能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蓝皮书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智能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
该报告分为总报告、技术篇、产业篇、专题篇、案例篇、借鉴篇六个部分共14篇报告,从智能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入手,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技术趋势、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情况、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规则、智能制造的现状与趋势、智能金融的发展情况、中国人工智能的空间布局、智能制造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等问题;并比较分析美国智能经济的政策演化和实践取向、欧美人工智能立法的经验借鉴,还选取蚂蚁集团运用智能技术的案例,分场景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情况。该报告认为智能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新阶段,是以半导体、传感器等物理器件,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数据和算力算法等软件支撑的新型经济活动,反映了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演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报告的其他部分根据这一定义详细展开,通过视野开阔、角度丰富、论述详实的理论、案例,展现了我国智能经济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演进趋势、智能产业格局变化、智能经济政策取向等关键问题,对了解和把握智能经济这一新鲜命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来自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科智能科技研究院、蚂蚁集团、北京紫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北京环球优路股份有限公司、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围绕中国人工智能的突围之道、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条件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蚂蚁集团专门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场景、金融场景、气象等众多场景中的最新应用情况。
与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途径,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物质保证。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很有可能催生不同以往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全面颠覆创造财富的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位于全球第一方阵,并且有海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场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应用、落地。未来应该注重系统集成,加强顶层设计,促进科创与产业融合,发挥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智能经济发展;应增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能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人工智能不同赛道差异化发展;同时需要关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算法合规问题,以及我国地区间的人工智能发展不平衡现象,应通过加强布局规划、科学监管,引导人工智能和智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