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东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去年依托永仁同丰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黑嘎国有林区内试种的茯苓也获得了丰收,实现“两山”双向转换,林地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刨土、采挖、装袋、搬运……近日,在黑嘎国有林区茯苓种植现场,只见当地的村民手拿锄头分散在林间,在合作社负责人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用手将缚在松木段表面的茯苓捧起,抖落细土放入背篓中,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茯苓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补益肝肾等功效,市场需求量大。它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水分排泄良好的土壤中,黑嘎国有林区的气候及土壤环境就非常适合林下茯苓种植,这也引起了永仁同丰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朝华的注意。
“2024年黑嘎国有林区进行间伐,我们过来实地考察了一下,觉得这里的土质、气候都比较适合种茯苓,今年我们就在这里种了几十亩茯苓,目前挖第一季,一亩地大概能挖3吨,还能再挖一季,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来说,我觉得效益比较不错。”徐朝华说。
据了解,永仁同丰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24年在黑嘎国有林区共种植了39亩茯苓,收获的茯苓以鲜货和干货销售为主,目前茯苓鲜货市场价格大概在6元/公斤,干货市场价格大概在20元/公斤,这季茯苓鲜货销售额预计在70万元,这也坚定了徐朝华继续在这发展茯苓的信心,计划今后扩大种植面积。
林下种植茯苓,既利用了林地资源,也实现了林业与中药材产业的有机结合,推动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探索出“林+药”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同时还实现了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从我们开始播种到采收,都是请这附近的村民,种植的时候一天有20多名村民来我们这务工,现在采收一天大概是15人左右。”徐朝华说,“很多村民在务工的过程会问一些关于茯苓种植、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我们都是很乐意给他们分享的。我也希望能够带动他们种茯苓,因为投资一季能够收两茬,收益是比较可观的。”
“我家就是这附近的,我来挖茯苓是130元一天,中午管一顿饭,挖茯苓离家近,活路也轻松,我觉得还是很不错。”会东县大崇镇四家村三组村民李合芬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会东县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培育多元化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扶持特色产业,有效盘活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让林下空间变身绿色宝藏,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生态与富民的双赢。接下来会东县将继续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打好“生态牌”,加快林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王世良 王舒燕)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