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的火热举办,冰雪运动的激情再度席卷全球。在这场冰雪盛会的带动下,中国作为冰雪运动的新兴力量,正以蓬勃的姿态迎接冰雪经济的新浪潮。而在这股浪潮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舞滑雪小镇无疑成为了中国冰雪经济崛起的生动缩影。
新春的崇礼,银装素裹。当传统年味遇上冰雪激情,这座因2022年北京冬奥(下称北京冬奥)会而闻名的小城再次成为冬季旅游的焦点。作为中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冰雪度假目的地之一,太舞滑雪小镇在2025年春节期间展现出了强劲的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小镇日均接待游客3万人次,同比增长15%。
太舞小镇董事长助理齐伟用“活力、温暖、共融”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今年小镇的新春图景。在他看来,冰雪经济与节日经济的“双核驱动”,正在将北京冬奥遗产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动能。
平衡大众与专业的需求
“北京冬奥后,大众冰雪热情被点燃,但专业与体验需并行。”齐伟表示,太舞小镇近年来在专业赛事与大众体验之间找到了平衡之道。小镇不仅承办了国际雪联赛事,吸引了众多专业选手,还吸引了大量冰雪爱好者和对冰雪运动感兴趣的“潜在雪友”。据齐伟介绍,仅2025年春节期间,小镇就吸引了超七成首次接触滑雪的游客,滑雪教学区日均接待超千人次。
春节期间,太舞小镇的“雪友”在雪场滑雪
受众群体不同,需求自然也就大相径庭。为了让不同客群都能尽兴而归,太舞采用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在雪道规划上,初、中、高级雪道比例为3:4:3,既有亚洲最大的独立初级雪道区,也设有专业滑雪公园与世界杯级赛道。服务方面,小镇为初学者提供装备租赁与教学,为大众游客开发雪圈、冰场等娱乐项目,同时以温泉、影院等配套提升度假体验。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滑雪,太舞小镇的初级雪道非常适合新手,教练也很专业。我在这里不仅学会了滑雪,还体验了雪地摩托和冰场夜滑,非常开心。”VIP接待部经理郭媛春介绍:“滑雪正逐步从小众运动变为大众生活方式。我们让滑雪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度假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节日与冰雪体验的融合
当舞龙舞狮遇上雪山,年味便有了新表达。2025年春节,太舞小镇从1月22日的农历小年开始,便拉开了春节嘉年华的序幕。非遗糖画、捏面人、剪窗花等民俗课堂活动深受小朋友和外国游客的喜爱;舞龙舞狮表演、高跷秧歌巡游更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让游客在冰天雪地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此外,太舞小镇还推出了冰场夜滑、太舞之夜表演等夜间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夜间娱乐体验。
太舞小镇的舞狮表演
据郭媛春介绍,为了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今年的太舞之夜表演由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环节共同构成,包括充满古老技艺魅力的非遗打铁花、独具特色的火壶演绎、喷火表演、流星焰火,以及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每一个环节都是一场感官盛宴。来自广州的游客刘先生表示:“太舞小镇的春节活动太精彩了!我带着孩子参加了舞龙舞狮表演,还看了非遗打铁花表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传统文化是提升品牌黏性的‘软实力’。”齐伟表示,传统节日文化与冰雪经济的结合,为太舞小镇增添了更多独特的文化韵味,不仅满足了游客对冰雪运动的需求,还让他们在游玩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和黏性。
“长产业链经济”的实践
冰雪经济常被称作“长产业链经济”,太舞小镇联动周边文旅、餐饮、教育等产业,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
齐伟介绍,太舞小镇与太子城共同开发了“冰雪+文化”主题线路。游客可以在太舞小镇体验滑雪、雪地摩托等冰雪运动,随后前往太子城参观奥运场馆、体验民俗文化活动。这种联动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还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2025年春节期间,太舞小镇与太子城的联动项目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8天延长至2.5天,人均消费增长了20%。郭媛春透露,春节消费中,餐饮住宿占比超50%,滑雪教学与装备租赁紧随其后。南方客群与外国客群增长显著,冬令营等家庭式活动也广受好评。
夜幕下的太舞小镇
从“一季火爆”到“四季常青”,后冬奥时代,这座“冰雪不夜城”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在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时,齐伟表示,太舞小镇将继续坚持四季全运营的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产业联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太舞小镇正是中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2025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3.2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有望突破5000亿元。从北方的冰雪大世界到南方的室内滑雪场,从专业的冰雪赛事到大众的冰雪体验,冰雪经济的热度正在中国持续升温。
记者:窦祎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