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教授;新疆兵团党校教授(援疆)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把脉定向、提振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凝聚发展共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重视民营经济是推动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关税战等逆全球化挑战突出,经济问题泛安全化,导致宏观经济稳定面临着巨大挑战,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成为各国重要战略目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也是当前中国政府的重点工作。民营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稳定具有巨大作用,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重视民营经济,才能更好地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增税收。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在强化要素保障。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超强的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才能有效应对“卡脖子”问题。然而,当前,人才资源大量向非民营单位集聚,优秀高校毕业生把民营企业作为就业首选并非主流,民营企业人才要素保障亟待进一步加强。在市场融资方面,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贷款成本高或者难以获得信贷支持问题,强化民营经济的资本要素保障,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土地、能源等要素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加强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成为迫切之举。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在拓展新空间。尽管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差异仍备受关注,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三个集中”既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行动方向与推进重点,也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边界。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让民营企业能够进入更多领域,拓展发展新空间。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在构建政策落实机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文件很多,政策涉及诸多领域,但政策缺乏执行落实机制的问题较为突出,政策缺乏连续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强有力的政策落实机制,让政策红利能够充分惠及广大民营企业。重点加快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研判常态化机制,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同时,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落实是政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连接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的桥梁。只有坚决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编审:蒋新宇 唐华 张艳玲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