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三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一概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涵盖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运行、社会建设、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格局。中央一号文件也连续多年聚焦“三农”问题,体现中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央每年年初发布的首份文件,作为指导中国“三农”工作的核心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此,《中国(韩文)》特别约请韩中经济社会研究所研究委员林采奂,深入剖析中国“三农”发展进程,并展望中韩两国在农业领域如何进一步开展面向未来的合作。
文/林采奂(韩中经济社会研究所研究委员)
1997年冬天,还在读小学的我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来到了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沈阳,那时零下33度的严寒几乎让我呼吸凝滞,这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这些年来,我先后走访了中国15个省市、30多个县。从呵气成冰的东北,到广袤干旱的中原地区,再到河柳依依的江南水乡......体验了中国各地丰富多样的风土人文,让我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出生于一个以果园种植为生的农户家庭,对农业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我的母亲十分重视我的教育,她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国家,因此从小便让我学习中文。2015年,我入职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担任特邀研究员。在职期间,我主要研究中国的农业经济相关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望能在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
对于一名农业经济学领域的学者来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21世纪初,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自2004年起,中国连续二十余年以中央一号文件形式对“三农”工作进行战略部署,这充分彰显中国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在文件中愈发凸显。比如,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题为《关于学习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高效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意见》。作为中国“三农”问题的代表性实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始于2003年浙江省,旨在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的系统性改革,逐步实现乡村的美丽宜居。“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生态环境方面,它从根本上整治了农村环境,改善了村庄卫生状况;在经济发展上,助力脱贫攻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实现“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效益层面,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增强了社区意识。其成果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2018 年,“千万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授予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以表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强调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可以预见,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农村的新一轮改革与发展。
作为研究者,我认为中国关于“三农”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国家命题,更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其经验有望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有效应用。此外,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与农业领域的核心议题聚焦于应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危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在这些复杂且关键的挑战面前,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韩中两国在农业领域早有深厚的合作基础。自2015年《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签署,双方农产品贸易额迅速攀升,中国已成为韩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而韩国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合作伙伴。
目前,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心,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各领域。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认为,未来农业农村的发展,需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通过经济增长、环境修复、构建健康社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中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仅要在技术创新上携手共进,如共同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政策层面也要加强沟通协调,制定有利于双方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更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深度合作,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上,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比如开展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共同研发绿色农业技术,助力两国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我满怀期待,借助当下的免签政策,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亲身感受中国乡村在时代浪潮下的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
(本文由王云月根据采访内容整理。)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