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弘扬民族医药,共筑健康未来

发布时间:2025-03-13 08:38:4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医药文化。从近年来的继承发展和发掘整理情况看出,中国的民族医药资源非常丰富,从古老的中医,到神秘的藏医、蒙医,再到独特的苗医、傣医、回医等,每一种民族医药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学说,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而民族医学中的回医药受阿拉伯医学影响,认为世界由“土、水、火、气”四元构成,人体健康取决于四元的平衡,药物也有“热、湿、寒、干”四性,需要根据疾病与药物四性关系来辨证用药。民族医药不仅是医学,更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5年春,我有幸体验了一把回医的神奇。

过年期间,气温骤降,导致颈椎病复发。听说回医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便慕名来到位于牛街的北京市回民医院民族医学科。

走进宽敞的门诊大厅,首先看到:2004年被评为“北京地区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2010年被授予“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的金色标牌,这是首批挂牌认证单位之一。据了解,北京市回民医院创建于1947年,是一所全国最大、北京唯一一家具有穆斯林特色的,以现代医学为主,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综合性医院。

2009年该院建立了“3+3”薪火传承汤嗣标老中医基层工作室。2010年成立了回医诊疗中心。2012年又增设了王春生名中医工作室。医院学术传承氛围浓厚,培养多名学术继承人。这里最具特色的是民族医学科,它是包括中医及回医药研究所在内的民族学科。

我的肩颈在民族医学科医师以温柔的手法推拿后,顿感视物清亮。接着被敷上特制药膏,之后肩颈部开始渐渐的温暖,僵硬的肌肉开始慢慢舒展,头晕症状得到缓解。这就是膏膜药透法的魔力。

给我做治疗的医师介绍说,在临床实践中,民族医学科发挥了民族医药的强大优势。其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人体自身的调节和平衡。与现代医学相比,民族医药在一些慢性疾病、疑难杂症以及康复保健领域有着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疗效。例如,对于一些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医通过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方法,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回医善用香料药物,常用丁香、肉桂、肉豆蔻等香料入药。这些香料不仅有独特气味,还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开胃消食等功效。回医还非常重视海洋药物的应用,如海藻、珍珠等,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阳等作用。回医药材来源兼收并蓄,既吸收了中医药的人参、黄芪等常用药材,又有从阿拉伯、波斯等地传入的番红花、乳香等,形成了丰富独特的药材资源库。同时,回医治疗方法多样。依据辨证结果,内治法以调理人体四元平衡为主,如常用方剂苏合香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

科室在内治基础上,开展了中医外治法,如全息刮痧、拔罐、水罐、雷火灸、耳穴压丸、推拿、针灸及中频电疗、红光照射、中药局部熏洗、超声药物透入、体表胃起博等,以及特色疗法,如“香药浴”“香薰疗法”,利用芳香药物,起到疏通气血、调理身心的作用,广泛运用到慢性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回医药还注重预防保健,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养生、情志调节等方法,帮助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传统医药主体所倡导的“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

经过民族医学科医护人员多天的精心治疗,我的颈椎病症状渐渐缓解,最终康复。

(摄影: 王振党  文:全红  陈希 )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