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中华职业教育社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3-2024)》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独特优势,以第三方视角全景式展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权威年度报告。报告聚焦2022-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轨迹,按照全面、客观、写实的原则,基于职业教育发展数据与事实,述评结合、全口径、整体性系统评估和反映这两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咨政和存史育人价值,是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有关人员全面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读物。
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院校组织体系、治理政策体系和办学标准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引领进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第一,纵向贯通的职业院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早在2017年,《人民日报》就刊文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2年,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参与各类培训上亿人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职业院校体系一方面将职业教育内容前移,鼓励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劳动教育等课程或任务,另一方面明确职业教育存在“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本甚至更高层次的贯通。据统计,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
第二,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各自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沟通衔接、融通发展。通过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以及支持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联合办学、贯通培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或通道。
第三,“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模式持续走深走实。职业学校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的高职院校中,141所学校年培训量超过了5000次/日,86所学校年培训量超过了10000次/日。全国共有1891所各类职业院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占总体课程门数的46.8%,有力提升了国民受教育年限和素质。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