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医疗资源同质化发展,提升基层医院综合诊疗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3月29日至30日,北京普德集团联合北京中医药领域院士、三甲医院院长组成专家团队走进河南,深入县域医疗机构开展工作调研、学术交流与惠民义诊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圆满举行,为践行中医分级诊疗理念、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同质化发展、促进北京优质中医资源向地方下沉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开幕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与渑池中医院学科共建盛典
29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原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院院长王显,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院士)徐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刘国凯,三门峡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力宁,渑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薛莎,渑池县卫健委领导,中医院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渑池县县直各医疗单位、卫生院院长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会议,渑池县县政府副县长牛英瑛主持大会开幕式。
王显在大会发言上发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渑池县中医院作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的主力军,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希望双方从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科研创新与技术支持、服务模式创新与品牌建设、文化传承与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渑池县中医院的发展新路径。
刘力宁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建设中医药强省”纳入“十大战略”,三门峡市更以建设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为目标,建成集中药材种植、科研、诊疗、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学科引领、科研创新等领域成绩斐然。希望渑池县中医院此次抢抓机遇,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主动对接国内顶尖学术资源,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徐林院士团队开展学科共建,必将使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薛莎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此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徐林院士团队的战略合作,不仅是渑池县中医院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更是全县中医药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契机。县委、县政府将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人才强医”战略,为学科共建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希望中医院以此次合作为纽带,借力高端平台,培育特色专科,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30日上午,镇平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学科共建研讨会在镇平县中医院成功召开,王显、徐林、刘国凯出席。镇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石天军,镇平县政协副主席王文博,县卫健委班子成员、中医院班子成员及职工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镇平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文博主持。
石天军在大会致词中谈到,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此次学科共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作为区域医疗的标杆,技术精湛、学科齐全、人才雄厚,在业内享有盛誉。此次学科共建,是我县医疗事业发展的重大契机,一方面,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上级医院的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和管理经验输出,将有力提升镇平县中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带动我县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北京普德集团与镇平县中医院现场签署学科共建与中医分级诊疗项目合约,就科室共建、院士工作站、胸痛中心以及全自动化煎药中心的建设进行深度合作。在学术讲座环节,结合渑池县中医院及镇平县中医院两地实际情况,专家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就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创新、康复医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专题报告,为两县中医院的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了宝贵建议和明确指导。
王显院长以《新版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 如破解县域中医医院的发展难题》为主题作报告。强调突出破解中医院发展难题需从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创新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服务模式,以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尤其以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助力县级中医院高质量发展。
徐林院士作《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打造中西医结合骨科航母》报告。以战略家视野从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其团队从基础薄弱的临床科室跃升为行业领军机构的发展历程。并强调科技创新、团队意识和品牌战略是学科快速发展的三大法宝,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刘国凯教授以《麻醉科核心技术与中医院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麻醉学科在中医院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通过“学术影响力—科学研究—指南制定”三维视角,勾勒出中医院麻醉学科建设发展脉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科建设示范课。
王显院长在渑池县中医院药房检查药品质量
与会专家人士在会后走进两地各个诊疗区域,深入观察治疗的各个环节,仔细查看药材质量与配方使用情况,全面了解医院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参观过程中,专家们针对医疗器械的更新与合理配置、康复医学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两县中医院给出了中肯且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助力医院在硬件设施与特色专科发展上进一步优化提升。
与会专家们分别在两地中医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在渑池县中医院,义诊现场患者众多,专家们认真接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询问病情,仔细分析诊断,并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镇平县中医院的义诊现场同样热闹非凡,专家们热情地为患者服务,针对各类病症进行细致诊疗。两地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义诊活动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就医难题,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一位患者激动地说:“能在家门口让这么多大专家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希望以后多有这样的机会。”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优质医疗服务,也为两地医院学科发展带来新契机。笔者就此分别对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林、镇平县中医院院长徐志锋、渑池县中医院院长张智红、普德集团董事长房珂进行专访。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院士)徐林:“就目前中药发展而言,结合普德集团的大健康布局和分级诊疗活动,最大挑战之一是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和可控性。在构建紧密协作、高效运作的医疗服务体过程中,必须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在分级诊疗中使用的中药质量稳定可靠。不同来源的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这可能导致在推广中医健康理念时,中药疗效不稳定,影响民众对中医的信任。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也可以在分级诊疗活动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中药疗效进行精准评估,优化创新服务模式。”
镇平县中医院院长徐志锋:“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镇平中医院搭建了一个与前沿医学接轨的平台,为镇平中医院注入了强大的科研动力。王显院长和徐林院士及其团队在医学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果。他们将带领镇平中医院的科研团队,围绕疼痛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全自动化煎药中心的运行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药物使用分析、药物疗效评估等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科研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还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推动医院的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引领我们当地医学的不断进步。通过院士工作站建设,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临床治疗优势。逐步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实现专家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等,让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得专家的指导。”
渑池县中医院院长张智红:“对于三门峡本地医疗事业而言,这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提升契机。大型义诊能让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解决他们的病痛,同时也能提高民众对常见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学科建设座谈交流则为本地医疗界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推动整个地区医疗学科的均衡发展。我们期望通过与王显院长、徐林院士及其团队的交流合作,找出本院学科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我们重点探讨了人才培养、技术共享和科研合作三个方面的合作。我们会选派本院有潜力的医护人员到王显院长、徐林院士所在的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同时邀请他们的专家定期来我院开展学术讲座和临床带教,提升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普德集团董事长房珂:“此次活动在河南两地的成功举办,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医分级诊疗模式的先行者,普德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构建"国家-区域-基层"三级联动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诊疗平台、远程会诊系统和标准化培训体系,公司成功打通北京三甲医院与地方医疗机构的技术壁垒,实现专家资源、诊疗方案和数据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截至目前,普德公司已于全国多个省份建立学科联盟,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领导指出:普德模式为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供了创新方案,其'技术+人才+机制'三位一体模式值得全国推广。随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普德公司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以数字化为引擎,以专科联盟为载体,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中医智慧。”(赵迅 牛超)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