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2024)》。
《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2024)》从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全面审视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领域的最新动态,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展示了运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和中国不同国际传播主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创新实践、成效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构建更加高效、多元、和谐的国际传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多元主体协同模式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常态。当前国际传播主体已明显突破单一政府和传统媒体格局,民营企业、智库、高校等社会主体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国际传播主体已形成“对外宣介型、国际信息公共服务型、商业性传播型、战略传播型”四大类型,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传播的整体效率与影响力。
地方国际传播中心创新区域化国际传播实践模式。区域化国际传播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地方性国际传播的差异化特色更加鲜明;各区域传播主体正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传播叙事模式,有效提升区域传播主体在全球传播中的影响力与辨识度。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