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无缝接力,守护新生——产后8天突发抽搐昏迷,多学科协作抢回年轻妈妈

发布时间:2025-07-25 17:22:5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6月30日凌晨,本该沉浸在初为人母喜悦中的李女士(产后第8天),在家中突发剧烈头痛、恶心,症状迅速加重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家人紧急送医,最终转至山东阳光融和医院。

闪电出击:急诊神经内科打响抢救第一枪

阳光融和医院急诊神经内科王丛医生接诊后,果断给予镇静药物终止抽搐,同步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关键检查指向颅脑静脉问题。经验丰富的逄锦晶主任迅速做出关键判断:高度怀疑乙状窦血栓形成(一种凶险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她明确指出:病情极其危重,如不及时手术干预,极可能造成严重残疾甚至更可怕的后果,必须争分夺秒!

手术室里的生命保卫战

逄锦晶主任全程坐镇,辛国强、于谦、赵兴军医生团队紧密协作,造影清晰地显示出“元凶”——乙状窦重度狭窄伴血栓。手术团队沉着冷静,运用取栓支架精准抽出血栓,并进行球囊扩张。再次造影血管狭窄明显改善,手术成功!然而,胜利的曙光仅是初现,李女士仍处深昏迷,无自主呼吸,被迅速护送至ICU。

ICU里的生命守护与多学科协作

ICU内,挑战更大。高振平主任医师带领陈彦医生等团队,面对高达380mmH₂O(远超正常)的致命颅压,全力守护:脱水降颅压、低温保护、呼吸支持、抗凝……这位新妈妈的生命,牵动着全院的心。院领导高度重视,医务部迅速协调,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诊疗(MDT),ICU、神经内/外科、产科、临床营养科专家齐聚,只为制定最周全的方案,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点滴进步,汇聚生的希望

在ICU、神经内/外科、产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历时5天5夜的守护下,李女士的意识逐渐清晰,成功脱离呼吸机,四肢活动恢复,7月5日安全转入神经内一科病房,标志着急性期生命威胁已解除,病情取得决定性好转。

温情守护,呵护母爱希望

除了高精尖的医疗,护理团队的关怀如春风化雨,她们深知,作为哺乳期的新妈妈,李女士还承受着另一份牵挂。EICU、ICU、神经内一科和产科的护士们,每1.5小时就使用吸奶器协助她吸奶。这细致入微的呵护,不仅避免了身体的痛苦(堵奶/回奶),更小心翼翼地保住了未来母乳喂养的希望,守护着那份初生的母爱连接。

7月10日,李女士恢复良好,已能下床活动,病情好转出院。

(供稿:山东阳光融和医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