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第七届中国-欧盟电影节“Meet China”国际传播单元征片公告

发布时间:2025-04-22 16:05:49 推广来源:欧盟-中国电影节

第七届中国-欧盟电影节

“Meet China”国际传播单元

征片公告

Call for Entries

中国-欧盟电影节自2015年创办以来,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对话机制框架下唯一双方共同支持的电影节,始终以影像为桥梁、文化为纽带,向欧洲及全球观众传递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持续服务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2025年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第七届中国-欧盟电影节核心板块“Meet China”国际传播单元,依托纪实影像、动画与数字艺术、短视频、微短剧等多元类型,向世界系统展现中国历史文脉的厚重传承、当代社会的创新图景,以及面向碳中和、数字经济等全球议题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时以城市品牌为载体,通过地方文化叙事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深度交织,让城市成为国际社会感知中国的窗口,为文明互鉴提供鲜活样本。

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

值此中欧关系历史性契机,本届“Meet China”单元构建“征集-展映-传播”全流程生态链,联动欧洲主流影院、国际电影节及全球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精准适配内容与渠道,以“线下落地生根、线上破圈传播”的立体模式,实现文化价值的有效触达。作为国际人文交流旗舰项目,本单元以影像为桥梁深化中欧文明对话,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双方在文明共生、美美与共的愿景下共绘发展新篇。

01

征集对象及作品类型

Eligibility and Categories

1

征集对象 Eligible Applicants

“Meet China”国际传播单元面向中国(包含港澳台)和欧洲征集具有跨文化传播力与创新性的影像作品,诚邀以下机构和创作者参与:

地方政府、媒体机构、国际传播机构、文旅机构、教育机构、影视制作机构、企业、个人影像创作者等。

2

征集作品类型 Categories

1) 纪实影像作品

Documentary

作品要求:聚焦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城市变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人物故事,向国际观众传递真实且多维的中国形象。

2) 动画与数字艺术作品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 works

作品要求:探索动画及AI技术的创新表达展现中国文化或全球性主题,具备跨文化传播潜力、思想性和情感深度。

3) 短视频 

Short Video

作品要求:通过简洁而富有冲击力的视听语言,讲述具有故事性、情感深度或社会关注度的内容。适合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

4)微短剧 

Micro-Drama

作品要求:以紧凑剧集的形式讲述创意故事或文旅题材,展现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议题,适于多平台连载传播。

5)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作品 

City Imag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orks

作品要求:类型不限,通过创意表达和高质量制作,兼具艺术性与传播性,展现中国的城市特色、文化魅力与国际形象。

6)企业国际传播作品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works 

作品要求:类型不限,呈现企业全球化视野与社会责任,以影像讲述品牌故事,展现中国企业全球化贡献。

7)2025年度主题作品: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2025 Annual Theme Works: Symbiosis and Sustainability

作品要求:类型不限,聚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围绕全球关注的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议题。

02

奖项设置

作品奖项 

Awards

纪实影像作品  

动画与数字艺术作品  

短视频 

微短剧  

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作品

企业国际传播作品 

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年度主题作品

团体奖项

Group Awards

国际传播影响力媒体

国际传播影响力城市

国际传播影响力企业

国际传播影响力院校

国际传播影响力机构

3

作品要求 Submission Requirements

1. 作品需传播正能量,不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等内容。

2. 作品内容与叙事方式符合国际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3. 参赛主体不限。以机构单位为参赛主体的,报送作品不超过10部;以个人为参赛主体的,报送作品不超过3部。按系列或栏目参赛的作品,提交3部代表作品。

4. 作品时长:

纪实影像作品时长60分钟以内,动画与数字艺术作品时长不限,短视频时长10分钟以内,微短剧单集作品时长10分钟以内,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作品时长10分钟以内,企业国际传播作品时长10分钟以内,2025年度主题作品:共生与可持续发展作品时长不限。

5. 鼓励多国语言作品参赛。所有作品均需添加中/法语或中/英语双语字幕。

6. 作品分辨率为1280*720或以上,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1GB。

7. 其他材料(中英文):影片简介(300字以内)、出品单位、导演简历及作品清单、剧照、海报等宣传素材。

4

参赛方式 Submission Process

点击下方二维码下载报名材料,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及版权声明,并将作品和报名资料发送至指定邮箱eucnff@eucnff.com/eucnff@hotmail.com。请确保邮件大小不超过1GB,并通过云链接(如百度网盘、Google Drive等)提供下载方式。

5

评审流程 Selection Process

“国际传播”单元将进行三轮评审:初审、复审和终审。组委会将在初审、复审结束后,于“中国-欧盟电影节”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Facebook等渠道公布入围名单;终审评委由中国和欧洲的评委共同担任,获奖名单将在终审结束后公布。团体奖项由来自中国和欧洲的行业专家、媒体专家和跨文化专家集体评议。

6

时间安排 Key Dates

1. 征片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7月10日

2. 入围公布:2025年7月 20 日

3. 获奖公布:2025年7月31日

4. 展映及交流活动:2025年10月-11月(比利时、法国、德国)

5. 颁奖典礼:2025年10月(比利时)

7

参赛权益 Entry Rights and Benefits

1. 参赛作品有机会入围相关奖项,获相应入围和获奖证书。

2. 优秀作品团队受邀参加2025年10月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颁奖典礼。

3. 优秀作品团队受邀参加2025年10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举办的“Meet China”系列中欧人文对话活动。

4. 优秀作品有机会获得在电影节举办期间现场与媒体曝光。

5. 获奖作品有机会参加主办方在欧洲举办的专题展览展映活动。

6. 入围与获奖作品有机会进入电影节的长期项目库,优先获得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荐和支持。

8

组织机构 Organizers

【主办单位】

中国—欧盟电影节组委会、中欧青年电影节组委会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欧盟—中国青年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

【联合协办单位】

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与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北京环保娃娃公益发展中心

【支持单位】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秘书处、欧盟—中国商会、A.R.P.I独立制片人协会、比利时中国文化艺术学会、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

【媒体合作】

凤凰秀、今日中国

9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1.中国组委会办公室 

电话(Tel):+86-10-65237207

地址(Add):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9号齐家园外交公寓7号楼4单元202室

2. 欧洲组委会办公室 

电话:+32-487200654

地址:Rue de Pavie 29/02,1000 Brussels,Belgium

3.网络联系方式

官方网站:www.eucnff.com

官方邮箱:eucnff@eucnff.com,eucnff@hotmail.com

官方微信平台号:EUCNFF

官方微博:中国-欧盟电影节

Facebook:China-EU Film Festival

Instagram:EU-China Film Festival

LinkedIn:China-EU Film Festival

Twitter(X):@eucnyff2015

2024 年

“Meet China”特别单元回顾

第六届中国—欧盟电影节的亮点之一是“Meet China”特别单元,该单元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法国巴黎同时拉开帷幕。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影像作品,这一单元向欧洲观众展示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风貌,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的独特视角。

在布鲁塞尔,观众们踏上了一次视觉之旅。从《乘火车看中国-开放之路》中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中国的广袤大地,到《生活在中国》中日常生活的生动片段,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活力与多样性。这些影片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还促进了中欧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文化参赞高玮、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毅、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院长伊莎贝尔·圣保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以及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翻译与口译系中文科主任赵铮一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在现场深入交流。

在对话环节中,比利时著名艺术史学家、画家以及博物馆策展人安东尼奥·纳尔多内,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语言、传播与翻译学院的教师兼翻译学研究所主任斯特凡·普拉蒙,以及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赵晓琳出席并展开讨论。他们就当代中国影像纪录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享了宝贵的见解,为促进中欧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巴黎的展映同样精彩,精选的影片涵盖了从自然美景到城市节奏的各个方面,为法国观众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这些作品不仅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讨论,同时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文化交往与友谊。

在巴黎站的活动中,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新闻与公共外交处公使衔参赞王健、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钟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致辞。法国弗莱尔媒体集团的制片主任雨果·托斯坦与纪录片导演卡里姆·胡法伊德就当代中国影像如何借助国际视角来传递文化故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来自法国国立凡尔赛大学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其中,现场活动气氛活跃。

“Meet China”特别单元的双城联动,不仅加强了中欧之间的文化联系,也为电影节增添了国际化的视角。通过电影这一共通的语言,两地观众得以跨越地理界限,共同体验和欣赏中国的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