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不断出台新的232调查措施。此举普遍被认为是美国基于产业保护和地缘政治竞争目的而实施的单边贸易限制措施。作为一项以国家安全名义出台、实质上旨在进行经济干预的政策,该新规定对现行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并进一步增加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
本轮加征关税政策延续了美国近年来在对钢铝、半导体、通信设备等产品中所采取的“国家安全例外”逻辑。尽管美国政府宣称其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应对关键技术及产业链转移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但在缺乏明确证据表明有关产品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以国家安全为由实施惩罚性关税的举措,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框架内难以获得合法性支持,涉嫌滥用WTO《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1条国家安全例外。此外,若其“国家安全关税”策略成为先例,其他国家亦可能仿效,以本国安全为由规避正当程序,对特定行业实施保护,这将导致全球贸易体系进一步陷入无序竞争与对抗状态。
WTO作为全球贸易秩序的“压舱石”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采取绕过多边贸易规则、单方面提高关税的措施,对WTO所倡导的非歧视性、透明度和稳定性原则造成了新的冲击。加之美国长期阻挠上诉机构成员遴选,这种行为无疑会加剧其他成员对于所谓WTO“规则失效”的担忧,并加深全球对贸易政治化和碎片化趋势的焦虑。
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审视,征收关税的政策目标与经济收益之间存在不一致性。虽然短期内,关税可能为国内某些产业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从长远来看,它会抑制产业创新、延缓技术进步,并增加成本和消费门槛。有分析表明,即便从美国自身的立场出发,关税政策是否真正有助于本土工业的复苏,尚不明确。历史经验显示,依赖关税壁垒的产业难以构建持续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僵化。若美国真正致力于产业安全,应当将重点放在提升研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等方面,而不是依赖贸易壁垒,牺牲国际合作的空间和长期发展的利益。
采取全面提高关税的单边措施,不仅难以实现真正的“安全”目标,反而会加剧各国产业政策之间的不信任与脱钩趋势。在多边规则框架内的竞争与合作,才是解决当前全球经贸中各项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纪文华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