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从法国打造“科研磁极”聊聊大湾区招才引智的“精准施策”

发布时间:2025-04-23 21:08:2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当地时间4月18日,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发布公报正式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旨在借全球科研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时机,吸引国际学者赴法或赴欧开展研究。该平台由国家科研署统筹运营,依托“法国2030”计划,通过中央财政撬动地方、院校和私营资本,形成“政策+资金+产业”的引才组合拳,打造法国“科研磁极”。上述动作,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全球科创人才流动的“制度博弈”出现了新高潮,国际高层次人才争夺进入了“精准施策”新阶段。

更早些时候,国际纳米能源领域奠基人王中林院士离美归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并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同王院士一样,越来越多海外高层次人才选在在中国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寻求发展、实现抱负。这一共同的抉择已为中国积极参与这场全球竞合写下生动注脚——从个体选择到人类福祉,从单点转变到系统重构,从政策竞速到生态耦合,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制度性开放,塑造“近悦远来”的科创新生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者,在这场“精准施策”的招才引智竞赛中,当以更早布局、更深改革、更好执行构筑战略纵深。

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可在以下方面精准发力锻造招才引智的“湾区范式”: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例如,积极探索将大湾区新推的“科研通关便利化白名单”扩展至科研数据领域。又如,稳步推进试点“国际科研奖金免税目录”,争取早日覆盖诺贝尔奖、图灵奖、埃尼奖等50项国际奖项。

二是优化创新生态。例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及其生态,建设“国际科创人才社区”或“湾区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实训基地”。又如,运用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打造高层次人才科创成果有组织产业化服务平台。

三是营造特色文化。例如,对照国际顶级智库标准,研究编制“湾区科创文化融合指数”或“湾区科创人才评估体系”。又如,加快推进“离岸孵化”等高层次人才“但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新型用人机制,为人类科技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湾区智慧”。  

当塞纳河畔的实验室用综合杠杆吸引全球智慧之时,珠江口的新能源、新材料产线也在加速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这场跨越时空的竞合启示我们:唯有以更广的视野锚定方向,以更大的魄力打破藩篱,以更强的决心滴水穿石,方能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中,让大湾区成为百万英才“智汇之处”、让中国成为天下英才“心安之地”。

(作者:田原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秘书长、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