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翔)5月3日,安化黑茶封茶大典在北京八大处香界寺举行。仪式上,安化邀请茶界的专家学者,从科学的角度与公众交流“安化千两茶”等黑茶的品质特点,同时,邀请书法大家现场挥毫泼墨,为每一份封茶题款用章,现场888份安化黑茶茶礼被封藏。
“封酒”“封食”“封茶”是中华民族传统三大封藏系列产品。茶叶通过封藏,自然发酵,会产生多种益生菌,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中华民族特有的“封茶”文化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起于唐代,宋朝认同,元朝继承,明朝完善,再到清朝提高、成熟,达到鼎盛。安化黑茶自古就是贡茶,至今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枝当年封存的千两茶,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公园管理处主任刘云清表示,香界寺是八大处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寺院,据典籍记载,香界寺藏经楼大经柜中秘藏康熙御赐封茶七罐,乾隆曾多次在行宫园与桂芳和尚品茶赏景。不同朝代封茶器物的变化,封茶技术的改进,显示出各不相同的特点。
封茶大典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时代的号角。此次封茶大典不仅仅是传承中华国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号召,传播健康文化,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生动实例。湖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化县茶产业茶文化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肖伟群表示:“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在这里举行安化黑茶封茶大典,是安化黑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中国封茶文化传承人、中国茶文化研究院古茶所所长周凡表示,此次封茶大典是百余年来第一次由政府部门参与举办的封茶大典活动,也是再现过去皇宫的安化黑茶封茶仪式,具有十分非凡的意义。在现场,周凡还拿出了宫廷封藏百年的安化黑茶,与宾朋们分享品评。
内蒙古人大原副主任张鹤松也来到封茶大典现场,82岁高龄的他告诉本刊记者,在内蒙古,大家都盛行喝奶茶,最初的奶茶就是用砖茶冲泡而成的,据说是采用粗枝大叶加工而成。“今天的黑茶与那时候的砖茶已经大为不同,它采用安化上等原料,经过精工制作,现在内蒙古的牧民已经有很多都选用安化黑茶作为制作奶茶的原料。”此外,张鹤松还表示,黑茶与其他茶的不同之处在于,黑茶不影响睡眠,这样使得牧区人民在夜间吃过牛羊肉之后,还可以喝黑茶以消食解腻。
今天,我们封存的不只是一片茶叶,更是一种对古老传统技艺的传承和记忆,也是对千年黑茶文化的体验和品味。待到“开封”之时,回忆往昔,将封期发生的众多故事拿出来细细品味,将别有一番意义。今天封存的安化黑茶也将在一注沸腾的清泉中苏醒,散发出醇厚的陈香,开始一生最美丽的绽放。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