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与美接触会谈,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新契机

发布时间:2025-05-14 10:53:0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方决定与美接触会谈,既体现了中方维护多边主义的坚定立场,也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

美国滥施关税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践踏

二战后建立的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倡导成员通过平等协商、多边谈判和争端解决来化解贸易问题,降低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但是近年来,美国频繁基于“国家安全”和“美国第一”等理由实施单边关税、出口管制和长臂管辖,严重削弱了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和多边规则的有效性。特别是美国政府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不仅是对国际贸易中“互惠”概念的故意扭曲和概念偷换,更完全无视了世贸组织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关税约束规则,赤裸裸将利己主义凌驾于国际规则和全世界人民利益之上。由此引发的对抗与反制,进一步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

当关税武器取代规则对话、零和博弈替代互利共赢,多边贸易体系正经历着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面对美国单边关税,中国的回应始终以规则为基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从国内法角度看,中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法律对美关税霸凌行为进行正当反制,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公平性。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的反制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多次起诉美国关税违规,就是为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自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的平均关税已从15.3%降至7.3%,开放近120个服务贸易分部门,超额履行“入世”承诺。近年来,中国更是积极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新规则谈判,彰显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是通过“共享式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与美国的“俱乐部式规则”形成鲜明对比。

中美经贸互动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利好

中美经贸互动,应当以世贸组织核心原则和规则作为根本遵循。

美方滥施关税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和规则,严重破坏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应当通过对话减少对抗,敦促美方重回多边框架。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在世贸组织和多边主义问题上达成哪怕有限共识,都能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历史经验表明,1999年中美就中国“入世”达成的双边协议,曾有力推动了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今天,中美若能通过平等协商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可能成为重新激活多边贸易体制的催化剂。

中美协调也有助于遏制全球保护主义浪潮。近年来,全球贸易限制措施持续增加。在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信任危机的当下,中美两个大国开展对话,本身就是释放维护多边主义和反对单边主义的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中美经贸摩擦若能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将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争端树立建设性先例,从而降低全球贸易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这种示范效应有助于遏制保护主义倾向的蔓延,增强各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

中美经贸互动对全球供应链稳定还具有“压舱石”作用。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直接影响到全球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中美之间的“脱钩断链“,不仅影响到中美两国,更会对全球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在半导体领域,中美即使存在竞争,也需要建立某种程度的“竞争共处”机制,避免因过度对抗导致全球芯片危机加剧。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恰是多边贸易体制所倡导的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美建设性互动对全球治理格局的影响

在中美经贸关系面临失控的背景下,中美决定开展对话,其意义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影响多边贸易体制未来走向和全球治理格局的关键变量。

近年来,全球治理机制日益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经济问题安全化、贸易工具政治化倾向明显。中美经贸会谈有助于重新确立经济逻辑在全球治理中的权重,防止地缘竞争完全主导经济议程。特别是在供应链重组过程中,两国如何平衡安全关切与经济效率,将直接影响全球治理的未来走向。中方强调“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若能得到美方响应,将为全球治理回归专业轨道创造条件。

国际社会期待两国以智慧和责任感,将这一进程转化为可持续的制度成果,为多边贸易体制注入新活力,为全球治理开辟新路径,最终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福祉和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    应品广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