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浙江财经大学举办经济学家发展论坛(2025):聚焦“智能+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0 13:42:2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5月17日,由浙江财经大学与中共杭州市钱塘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经济学家发展论坛(2025)在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智能+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60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新青年经济学者代表。

高规格嘉宾云集,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董进才主持。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诗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科技部二级研究员房汉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常亚平、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等嘉宾出席。  

论坛现场,嘉宾们围绕“智能+绿色”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以《运用法治方式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提出通过法治化手段优化营商环境,为绿色转型和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则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复旦大学陈诗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常亚平教授等专家也分别就数字经济、低碳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发表了洞见。  

新青年经济学研究者赵京磊:以创新思维赋能未来  

在论坛的会后交流中,尤为突出的是新青年经济学研究者赵京磊作为青年代表他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从“智能+绿色”主题出发,分享了青年一代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

赵京磊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速迭代,为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以“绿色算力”为例,提出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可行性,并强调:“青年学者应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将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他还谈到,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学研究者,需以“问题导向”思维回应现实挑战。例如,如何通过政策设计激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如何利用数字工具提升资源分配效率?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跨领域协作。他呼吁青年学者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  

论坛成果:理论创新与实践融合并举  

论坛期间,浙江财经大学还举办了多场平行分论坛。其中,“智能+绿色”赋能财政体制改革(分论坛二)和“智能+绿色”赋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分论坛七)尤为引人关注。来自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绿色财政政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企业气候韧性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新财经战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经济学人才,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浙财智慧”。 

展望:青年力量驱动未来  

随着论坛的圆满落幕,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智能+绿色”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青年学者作为学术新生代,正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行动为这一目标注入活力。赵京磊在会后交流时感慨:“这次论坛让我深刻感受到,经济学研究必须扎根现实、面向未来。我们青年一代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用理论创新照亮‘智能+绿色’的发展之路。”  

此次经济学家发展论坛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台,也为浙江财经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各界的合作,携手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