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考古第一课”启幕 明十三陵2025年度主题公众考古项目

发布时间:2025-05-23 14:38:5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5年5月18日,恰逢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考古第一课”在北京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开讲。本次活动由自然与文化遗产科普传播品牌“考古先生”与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携手打造,旨在为文博考古的公众传播、市场推广开拓全新的模式与形式。这一活动不仅为“公众考古”注入了蓬勃生机,也标志着“明十三陵2025年度主题公众考古项目”的开启,一段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明探索之旅扬帆起航。

文明的温度,从象牙塔走向寻常巷陌

在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背景下,“公众考古”已超越纯粹的学术研究,跃升为沟通专业殿堂与大众诉求的关键桥梁。它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社会公众触摸历史的肌理,感受文明的脉搏。“考古第一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聚焦社会大众,以创新视角的讲授形式结合实地研学体验,拓展优质出版物导读等多元化的传播形式,精心构建了一条“可感知、可学习、可理解”的公众考古实践路径,真正将文化遗产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参与者的指尖与心间。

“考古第一课”,启迪科学探索之心

本次“考古第一课”由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思渝主讲,他为现场近百名中学生及听众解析了“考古是什么”、“考古做什么”等问题。通过这样一场知识分享,大家对“考古”有了正确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了探索文化遗产的科学视角,对以往所了解的历史信息和故事有了更客观的解读……这便是“考古第一课”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在课后的明十三陵研学之旅中,大家带着全新思维探索文化遗产,触发更多有趣的发现与理解。

溯源文明的初心:在历史现场解码时代印记

活动现场,每一位学生都获赠了由海豚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最新公众考古读物——《考古视野中的明文化:明十三陵的小细节与大历史》。该书基于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的权威积淀,由“考古先生”品牌基于科普传播视角全新策划,由韦玮编著,王思渝作序。这是一本为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轻量级考古入门指南”。书中通过长眠于明十三陵的帝后生活串起了277年的大明兴衰,还从一石一木、一金一玉等诸多细节,以小见大,为读者解构了这闻名于世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展示出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鲜活魅力。带着这样一本“小书”开启明十三陵的考古研学之旅,便于学生们结合讲解内容,以更加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理解文化遗产中的考古成果,感受文化遗产的深厚魅力。

步履丈量历史,感知文明厚重

当日的“考古第一课”结束后,学生们在考古带队老师与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组成了充满求知欲的研学小组,正式开启了明十三陵的实地探访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重要站点的讲解内容都与图书章节紧密呼应,讲解老师引导学生们“读图识遗迹”,带队老师则积极组织讨论与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从书本知识到实地体验、从理论学习到感性认知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公众考古研学之旅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以创新为引擎,共绘“公众考古”新蓝图

“考古第一课”并非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展望未来,围绕“明文化”的各类活动将不断深入展开,还将与虚拟现实、AI等创新科技手段相融合,聚焦公众的需求和兴趣,开启更多针对文化遗产的跨界创新活动,通过品牌化的打造、市场化的运营,让“公众考古”以更具可持续发展潜质的方式融入大众的科普生活,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