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万物生辉。日前,湖南宁乡云山村的田野间,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共建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云山村党支部与云山书院党支部三方联动,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耕读实践、规划研讨等多元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生态保护增添新活力。
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一行,在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高级专家、湖南经济地理研究所首席专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首文,以及穆青、陈晓宇、彭效龙、王巨东等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叩问初心,红色基因薪火传
云山书院,这座承载湖湘文脉与革命精神的百年殿堂,成为党员们叩问初心的起点。步入红色纪念厅,泛黄的老照片与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何叔衡、谢觉哉等先辈的奋斗足迹——简朴的书桌、磨损的布鞋、泛黄的笔记,每一件展品都是信仰的见证。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忠诚与担当。”参与活动的党员感慨道。在书院会议室,全体党员深入学习《条例》精神,云山书院党支部书记以“守纪律、强担当”为主题,结合书院教育实践,强调党员须以政治自觉筑牢底线思维。书院院长唐艳娟更提出:“以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教育,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生态智慧的下一代。”
田野课堂,耕读文化润童心
活动第二日,田间地头化身“红色课堂”。三支部党员与村民、孩子们一同挥锄犁地,体验传统农耕。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孩子们学习“循环农业”“生态种养”等绿色理念,亲手播下象征希望的种子。
“原来粮食是这样长出来的!”孩子们在劳作中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活动中,党员们还以故事会形式讲述“宁乡四髯”的奋斗历程,将红色精神融入田间实践。国家一级美术师孟昭良先生现场挥毫,以书法传递“耕读传家”的文化精髓,并承诺助力书院书法教育,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共绘蓝图,三产融合启新程
如何以红色文化撬动绿色发展?活动最后一日,三方党员齐聚云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商发展大计。云山村党支部负责人展示了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画卷: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研学旅游,借力生态农业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合作社模式推动三产融合。
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首文分享全国生态农业经验,提出“党建统领、文化赋能、产业共生”的云山模式,获全场高度认同。与会者一致决定,未来将深化合作,探索“红色教育+生态农场+文化体验”的创新路径,让云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结语:红色引领,绿意盎然向未来
三天的活动,不仅是纪律教育的实践课堂,更是一次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孩子们在田野间埋下希望的种子,党员们在研讨中凝聚前行的共识,云山村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以红色精神为魂,以生态产业为基,以文化传承为脉,这里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彭效龙)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