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5月10日,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刘勇在第163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
据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国开行资产总额15.55万亿元,贷款余额10.67万亿元,国际业务贷款余额3227亿美元,人民币金融债券余额8.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连续52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
国家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刘勇
刘勇介绍,近年来,国开行支持重点领域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截至今年3月末,国开行“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已承诺1624亿元等值人民币,支持了柬埔寨暹粒机场、印尼金光集团纸业板块收购巴西埃尔多拉多(Eldorado)浆厂、阿曼财政部综合授信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项目。
刘勇表示,国开行作为国内金融企业中唯一一家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充分发挥与国际市场、国际金融组织的联系和对话合作机制,通过这些合作,用国际语言,国际方式传播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声音,传播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当中的一些做法:
一是开展“一带一路”研究和规划合作,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上联合有关方面发布《“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报告》,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北京大学共同编写《“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报告》。二是承办或联合举办国际论坛,如“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智库分论坛、“第三届对非投资论坛”等,提升中国开发性金融“智库+金融”影响力。三是不断拓展智库交流网络,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IMF等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智库建立密切的合作交流机制。四是成立开发性金融学院,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培训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对于今年将如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刘勇在会上介绍称,2018年,国开行将坚持开发性金融定位,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一是高质量落实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今年全部承诺并实现发放。二是配合做好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多边主场外交和国家领导人高访活动筹备。三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加强金融同业合作,继续深化开发银行牵头的与有关银联体的合作,办好上合银联体理事会、中国—中东欧银联体理事会,推动打造多边金融合作新平台。四是发挥国开行融智优势,继续务实开展规划、智库和交流培训,五是加强风险研判和风险管控。(王翔 谢智华)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