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菜花香,丰收榨油忙。随着油菜收割、晾晒以及庄稼轮种工作的结束,会东县的油菜种植户开始进入一年里极为振奋人心的好时刻——榨菜籽油。作为全县油菜主产区之一的江西街乡,各个菜籽油加工坊正开足马力昼夜生产,进入全天候生产状态,乡间处处弥漫着浓郁香醇的菜籽油味。
6月13日,走进江西街乡春和桥油坊,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前来榨油的群众忙着和作坊主一起将油菜籽倒入榨油机漏斗中。经过机器挤压、过滤,榨好的菜籽油便源源不断地从出油口流出,榨取后的油菜籽残渣(即油枯)堆积在机器一旁。
“油菜浑身都是宝,榨出来的油质特别好,油枯也有固定商户上门来收购。”春和桥油坊负责人周瑞介绍,油坊成立已有15年左右,经过几次设备更新升级和增加,现在有四台现代化冷榨设备。所有机器全部开启每天能加工上万斤的油菜籽,周边的群众都喜欢来这加工,加工后的油枯直接卖给油坊,除了抵扣加工费外还要补一些钱给大家。
江西街乡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多年来,江西街乡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将油菜种植作为粮食生产与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一环,最大化发挥油菜产业“土地增效、产业增值、群众增收”的效益。
“今年收了1700多斤油菜籽,还是能榨500-600斤油。”江西街乡江西村油菜种植户龚剑波表示,去年他家有3亩多土地在乡政府和村“两委”的鼓励下种了油菜,今年取得丰收了,菜籽油加上油枯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并且油菜收了以后马上种上了烟叶,现在长势特别好,不出意外今年烤烟又能卖近2万元,这样算下来光这些地就能收入25000元以上,相当不错。
今年油菜的丰收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真金白银”的甜头,更坚定了江西街乡把油菜种植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为优势产业的决心。从田间地头的“颗粒归仓”到榨油坊里的“油香四溢”,江西街乡以凉山州现代粮油园区建设成功为契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油菜种植产业,积极探索拓宽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努力谱写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篇章。
说到下步油菜种植工作打算,江西街乡负责人表示,将借着今年良好势头再推广,依托沿大桥河流域丰富资源,紧扣“一带两核三基地”产业发展布局,以粮油园区为中心地带,以点串线成面覆盖带动周边村庄,并积极协调畅通销售渠道,以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力争油菜播种面积达18000余亩,引导集中规模化种植,努力形成“春赏花、夏榨油”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胡方晓 王舒燕 田洪虎 罗永泽)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