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行政下属经济研究与改革中心首席研究员阿夫扎尔·阿尔季科夫:“中国—中亚”对话框架下的合作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6-17 16:30:36 来源:中国俄文杂志

“中国—中亚”合作模式是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的战略性平台。乌兹别克斯坦基于自身的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以及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努力,将“中国—中亚”合作机制视为吸引投资、扩大出口能力、发展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些直接有助于实施本国工业现代化、数字化、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战略的合作方向,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在此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积极推动发展交通物流走廊、参与“绿色走廊”项目、开展联合科教项目,以及深化人文与文化交流等各项倡议。

经贸合作:稳步增长,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贸易额与投资规模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国对中亚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服装、鞋类和纺织品、机械设备与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等,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中亚国家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同时,中亚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也成为中国进口的重要来源,双方在资源互补、产业对接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在投资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同样亮点纷呈。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中亚,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农业合作等项目。这些投资不仅为中亚国家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高效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石。在“中国—中亚”对话框架下,双方积极推动交通物流走廊的建设,旨在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

以中吉乌铁路项目为例,这一跨国交通走廊的建成将大幅缩短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货运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此外,双方还在积极探索发展通过中亚、伊朗和土耳其连接中国与欧洲的“南部走廊”,这一路线具有覆盖国家多、运输时间短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区域交通合作的新亮点。

为进一步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双方还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等项目的修复与现代化改造。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优化区域物流体系,促进贸易便利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动力。

能源合作:绿色发展,共创未来

在全球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中亚”对话框架下的能源合作也日益受到关注。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中亚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生态可持续性,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具体而言,双方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与安装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项目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稳定性。

人文交流:增进理解,促进友谊

人文交流是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中亚”对话框架下,双方积极推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相互理解与友谊。

在教育领域,双方高校之间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项目,包括学生互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等。这些项目不仅为两国青年提供了更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了文化的互鉴与融合。在文化领域,双方通过举办文化展览、艺术节等活动,展示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与魅力,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与尊重。

展望未来,“中亚—中国”对话框架下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双方将继续深化在经贸、基础设施、能源、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双方还将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与机制,如加强数字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此外,双方还将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撰文/阿夫扎尔·阿尔季科夫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行政下属经济研究与改革中心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