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至22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此盛大举行。在这场汇聚了长三角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精华的盛会中,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云南展区,以“共饮一江水,共创新未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主题,盛大启幕并迅速成为全场焦点。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厚的文化内涵与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成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驻足流连。
步入面积达500平方米的云南展区,一道绚丽的“鲜花瀑布”首先映入眼帘,成为最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瞬间将观众带入七彩云南的浪漫意境。整个展区并非简单的产品陈列,而是精心规划了影视、出版(版权)、文旅、文创、演艺等多个板块,系统性地呈现了云南省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方面的最新成果与创新实践。
影视筑基:展示“天然摄影棚”的产业雄心
依托云南作为“天然摄影棚”的独特资源优势,展区重点展示了云南影视产业的扶持政策、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影视基地建设进展以及蓬勃发展的数字产业园区项目。通过光影交织的场景化呈现,观众得以直观感受云南如何将绝美的自然风光与现代化的影视工业相结合,领略其作为新兴影视高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双重魅力。
出版生花:文学与花艺共筑诗意空间
出版板块的设计别出心裁,巧妙选取了沈从文《云南看云》、汪曾祺《人间草木》等文学大师笔下描绘云南的经典语录,结合精美的花艺布景进行美学陈设。这一方充满书香与花香的静谧空间,不仅传递了云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迅速成为展会现场备受追捧的热门打卡点,让人们在文字与自然的交融中,体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恬淡与诗意。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互动新体验
科技元素的融入,为传统文化展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感知维度。震撼的“亚洲象走进上海滩”3D裸眼影像,让这群来自云南的精灵仿佛跨越山海,逼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引来阵阵惊叹。VR(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则带领参观者瞬间“穿越”,置身于神秘的热带雨林之中,开启一场“探秘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旅。此外,引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次元换装互动,让观众可以轻松变装各云南民族服饰,为展区增添了前沿的潮流玩法与趣味性。
动态展演:非遗活态传承与历史情景互动
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云南展区的舞台演出活动精彩不断。特别设置的“徐霞客穿越云南”互动环节尤为引人注目,由演员扮演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穿越时空,与现场观众一同游览打卡云南特色展点,生动复现了先贤游历云南的历史场景。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特色乐器,还进行了细致的演奏讲解,让观众在悠扬的乐声中,直观感受到云南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与深厚基因。
产业联动:招商引资推动“云品”出海
文化展示与产业推介并行。展会期间,云南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同步举办。云南省精心筛选了59个涵盖数字文博、智慧文旅等重点领域的重点项目编入招商手册,旨在通过精准的项目对接和资源推介,深化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推动云南优秀的文化企业和项目“走出去”,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展区内设置的盲盒墙、打卡任务等互动区域,也因其趣味性和参与感,持续聚集着高涨的人气。
云南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参展尤为注重“互动性、体验性、文化性”的有机统一。通过多层次的文化内容展示、前沿科技的创新赋能以及场景化、情境化的综合呈现,成功地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一品牌形象具象化、生动化,让更多长三角地区的观众能够在现场深切感知和体验云南独特的生活哲学与文化魅力,有效提升了云南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陈必勋 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