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沿着高速看新疆|古道新程上的丝路交响

发布时间:2025-07-04 15:55:32 来源:中国报道

晨曦初照,喀什古城斑驳的土墙被镀上一层金边。脚下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石板路,记录着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存。公元前2世纪,张骞的驼队曾在此处歇脚,将中原的丝绸与西域的玉石交换;13世纪,马可·波罗笔下的喀什噶尔,已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如今,G3013喀伊高速公路如一条黑色巨龙,从喀什综合保税区腾空而起,穿越帕米尔高原的褶皱,直抵伊尔克什坦口岸。这条现代公路与千年古道在此形成时空对话。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见证着新疆从“丝绸之路枢纽”向“亚欧通道门户”的蜕变。

高速动脉激活自贸试验区新引擎

从喀什驱车沿G3013高速一路向前,沿途可见载满集装箱的卡车呼啸而过,这些钢铁巨兽正将南疆的番茄酱、乌鲁木齐的光伏板运往中亚市场。

喀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郭树松介绍道:“2024年,喀什综合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值571.6亿元,位于新疆4个综保区首位,占喀什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7.5%。”这组数字背后,离不开G30连霍高速与G3013高速形成的“十字形”物流骨架的助力。

在综保区内的喀什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场特殊的“数字集市”正在举行。入驻企业实现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来自中国各地的厂商与海外采购商在线完成报价、签约。

喀什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跨境电商综合运营平台正在展示出口交易情况。

口岸灯火见证7×24小时通关革命

穿越重重山脉,G3013高速如黑色缎带延伸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口岸地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200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口岸直通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大州奥什州,西进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等“一带一路”重点物流枢纽节点,系中吉乌公铁联运的重要通道。

2025年6月1日零点,当满载跨境电商货物的集装箱卡车通过智能卡口时,这座中国最西端的口岸正式开启“全天候通关”模式,即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通关勤务运行。这是继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后新疆第二个试行该模式的口岸,也是南疆首个全时段货运通关口岸。自试行全时段通关以来,日通过车辆最多为1243辆,比此前日峰值提升20.7%。

伊尔克什坦海关监管科四级主办杨阳说:“为保障口岸24小时货运通关,海关提前沟通企业出口计划,及时对接口岸联检单位,实现口岸通关信息前移、共享。充分发挥外事联络机制,常态化与吉方建立沟通,全力保障中吉双方口岸通行顺畅。”

伊尔克什坦口岸等待通关的车辆。

在口岸园区停车场,吉尔吉斯斯坦货车司机萨沙正在办理报关手续。这位跑了15年中欧线路的老司机,亲历了口岸的蜕变:“最早这里是砂石路,通关要排两天队,现在24小时通关,我每月能跑十几趟。”他身后的车厢满载着日用百货,即将转运至广阔的中亚市场。

内陆通道重塑亚欧贸易版图

站在伊尔克什坦口岸界碑前,远处是国境之外连绵不绝的雪山。这条古丝绸之路上的“弓月道”故地,如今正因高速公路网焕发新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新疆高速公路计划突破8000公里,在“三山两盆”间架起出疆大通道,形成“四横四纵四环十五联”骨架网,这些钢铁动脉正在重塑亚欧贸易版图。由此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促使喀什综保区吸引超400家外贸企业登记注册,形成电子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

夜幕降临,远处G3013高速的灯光带如银河倾泻。两千年前驼铃商队曾在此丈量亚欧大陆的尺度,如今正因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焕发新生,见证着古老丝路在21世纪的华丽蜕变。

(文、图/徐峥榕)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