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第21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报道之22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田雪琴 李博重庆报道)【编者按】西洽会首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国际化、专业化特色更加鲜明,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重点签约项目的关键词。
为期4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今(28)日在渝圆满谢幕。总签约金额5096.7亿元人民币。西洽会吸引了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等67个国家(地区)的7300余家企业(机构)、120余家境内外商协会参展参会。其中,包括291家世界500强、66家央企和2000多家跨国公司。北京、天津、四川、贵州等29个省(区、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广州、武汉、西安、哈尔滨、厦门、深圳等副省级城市;环渝城市以及重庆市38个区县也组团参展。西洽会参展参会客商数量与往年相比持续增长,链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主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区域及国际经贸合作的枢纽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西洽会11万平方米的展馆。展馆设置围绕国家战略,设开幕式及国际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中国品牌展、新时代中国经济展、西部合作展和渝博展等8个馆6大主题展。西洽会首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品牌推介会、“渝新(加坡)携手,互联互通”投资合作圆桌会议、渝澳会展业合作推介会等等。
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四川、陕西、广西、内蒙古等众多西部省区参展,甘肃、贵州、四川等省区举行了专场推介会。重庆市各区县及部分环渝城市还设置了城市形象推广和旅游资源推介展位,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的22.7%,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布展上看,本届西洽会特装展位面积占比达96%,是国内特装面积最大的展会之一。通过国际展区,体现西洽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西部大开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能力。
签约总金额超5096亿元大单,体现高质量发展。收获累累硕果。截至5月27日,本届西洽会组委会办公室统计市内外签约项目211个,总额5096.7亿元人民币。其中,开幕式现场集中签约10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160.9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0个,合同投资总额2529.6亿元人民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重点签约项目的关键词。
签约项目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互联网+”等产业和领域。“央企重庆行”活动现场42个签约项目中,内资1723.2亿元,外资1004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4亿元)。兄弟省区市在本届西洽会期间也收获了不少项目,共计签约项目60个,总额206.2亿元人民币。其中西藏昌都市签约项目11个,金额16.1亿元。四川省广安市签约项目49个,金额190.1亿元。贵州省在西洽会上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共计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00个,金额648.7亿元。这一系列成果反映出西洽会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能力日益增强。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府会展办公室主任熊林在新闻发布上介绍,经国家批准,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从今年开始正式更名为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今年西洽会聚焦“互联互通新时代、内陆开放新格局”主题,在国家商务部、水利部和中国贸促会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国家地区、兄弟省市,以及其他参展参会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领导高度重视,各类活动提档升级。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会见了与会嘉宾,出席开幕式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参加“央企重庆行”系列活动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出席“央企重庆行”系列活动并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长唐良智在开幕式上致辞,在“央企重庆行”活动上介绍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市政协主席王炯,商务部副部长高燕、水利部副部长雷鸣山、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重庆市常务副市长吴存荣、王赋、陆克华、刘桂平、屈谦、邓恢林、李明清等领导出席相关活动。
陈敏尔在会见与会嘉宾时说,重庆山清水秀、人民热情好客,发展环境好、投资机会多、市场潜力大。西洽会秉持开放心态,发扬利他文化,是重庆推进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也是西部乃至全国各省区市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嘉宾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重庆,欢迎更多朋友来重庆走一走看一看,实地体验重庆山水,亲自感受重庆文化,积极参与重庆建设发展。在“央企重庆行”工作座谈会上,陈敏尔书记希望央企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深化与重庆交流合作,抓好项目化、事项化落实,巩固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实现互利共赢。重庆将持续改善优化投资环境,更加精准地搞好服务,更加有效地加强要素保障,共同推动在渝央企做大做强。在“央企重庆行”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肖亚庆主任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重庆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国家战略,找准契合点和切入点,积极融入重庆建设新格局,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重庆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市长唐良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当前,重庆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深度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拓展开放通道,完善开放口岸,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西洽会是沟通国际投资贸易的重要桥梁,是重庆对外开放的靓丽窗口。本届西洽会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国际化、专业化”特色更加鲜明,“新技术、新产品”亮点更加突出,“促投资、兴贸易”功能更加彰显。热忱欢迎四海客商借助西洽会平台来渝投资兴业,开放的重庆愿与大家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说,渝洽会更名为西洽会,是展会提质升级的标志,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希望西洽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合作。
更名升级开创全新格局,枢纽平台功能持续提升。渝洽会更名升级为西洽会,意味着展会升级为服务西部、服务全国、服务“一带一路”、服务全球的国家级展会。从本届西洽会参展参会客商看,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现。西洽会参展参会客商数量与往年相比持续增长,链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市场主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推动区域及国际经贸合作的枢纽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
展馆设置不断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本届西洽会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展馆设置围绕国家战略,设开幕式及国际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中国品牌展、新时代中国经济展、西部合作展和渝博展等8个馆6大主题展。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本届西洽会首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品牌推介会、“渝新(加坡)携手,互联互通”投资合作圆桌会议、渝澳会展业合作推介会等等。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本届西洽会专门设置“西部合作展”的主题展览,为西部省区市招商引资提供推介平台,吸引四川、陕西、广西、内蒙古等众多西部省区参展,甘肃、贵州、四川等省区举行了专场推介会。本届西洽会上,重庆市各区县及部分环渝城市还设置了城市形象推广和旅游资源推介展位,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的22.7%,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从布展上看,本届西洽会特装展位面积占比达96%,是国内特装面积最大的展会之一。国际展区各参展国在展示本国特色文化、产品的同时,着力突出互联互通模式下的合作共赢,体现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国内展区各省区市、各个企业则着力展示本地区、本企业的形象与特色,以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西部大开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能力。
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凸显新格局新机遇。西洽会共举办了四十余场主题活动。除了各省区市举行的一系列丰富务实的经贸互动对接活动,主旨论坛和“央企重庆行”主题活动是本届西洽会两大亮点。西洽会主旨论坛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共享全球发展机遇”为主题,市政府唐良智市长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重庆要立足内陆、面向国际、当好枢纽,全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努力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德意志交易集团中国区主席姒元忠等嘉宾则围绕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作主题演讲,着力凸显本届西洽会立足创新引领,立足西部,服务全国,承载内陆开放,助推全球合作的国家级展会新格局。“央企重庆行”活动以“央地谋合作,携手引未来”为主题,国务院国资委、66家一级中央企业参加了相关活动。央地双方围绕加强央地协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目标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央企重庆行”启动仪式暨央地合作部分项目签约活动,续写合作新篇章。经过央地双方前期的密切对接,现场共计签约项目42个,签约总金额1729.6亿元人民币。活动期间,部分中央企业代表深入我市各区县和开发平台调研考察,通过加深了解加大合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