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是因为一直以来各个成员国
都遵循着最基本的价值观,
即“上海精神”。
6月9日至10日,今年中国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山东青岛举行。
▲ 6月2日,在青岛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以上合组织成员国交往为主线的《水墨丝路》(作者:冯一束,译者:裴慈基【俄】)一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举行新书首发暨主题画展。
在新书发布会上,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了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王开文先生。
▲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王开文在开幕式上发言。
王开文透露,此次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八个国家的元首将齐聚中国青岛,共商上合组织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届时将会有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署和发布。
灵魂
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17年来,这个相对年轻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逐渐成熟,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
王开文介绍,上合组织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一直以来各个成员国都遵循着最基本的价值观,即“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20个字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而此次青岛峰会,将会在诸多领域提出新倡议,在弘扬“上海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起点
上合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而它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边界问题。
王开文解释,要理解上合组织,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苏联解体之后,为了解决中国跟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建立各国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相互信任,“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建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001年,上述五国再加上乌兹别克斯坦,这六个国家在上海举行六国元首会晤,“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2017年,印度、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
“使我们的边界变成一个和平的边界、合作的边界、友好的边界,这是上合组织成立的最基本的起点。”王开文表示。
合作
在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由于国际形势相对动荡,特别是在中亚等国所谓“三股势力”(恐怖势力、分裂势力、极端势力)的潜在威胁下,上合组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安全合作领域,但随着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金融、人文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重要。
王开文表示,经过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的固定合作机制已经达到了28个,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都已经展开。
从成果上来看,有的合作领域发展得快一些,有的合作领域相对慢一些,但各成员国已经在诸多方面达成共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没有和平没有稳定,其他的一切皆为空谈。而上合组织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保持这个地区的稳定,这也是上合组织最大的吸引力。
其次,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上合组织也在不断发力。
据中国商务部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与上合组织之间经贸往来更加紧密。2017年,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总额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中方出口1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中方进口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5%。
▲ 2017年,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485亿元人民币,增长11.2%,其中,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390.2亿元人民币,增长12.5%。图为繁忙的青岛港。
王开文解释,目前上合组织八个成员国的人口达30多亿,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43%。这里既有能源生产大国,又有能源消费大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一个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合组织在经济、金融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曾在5月举办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2016年年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4.84%,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另外,人文交流也非常重要。
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凝心聚力 精诚协作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
王开文表示,没有人文交流,没有文化方面的互相理解,其他方面也很难取得深入的合作成果。只有架好民心相通之桥,彼此互信,才能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才能够更好地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
记者 / 宁静、谢文
图片 / 网络
制作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