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中心 >> 多语在线

I'll Be There——与海外“三峡人”守望相助抗击疫情

发布时间:2020-04-13 10:20:16 来源:中国报道

两个月前,当国内疫情日渐严峻时,从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传来了声援,三峡集团一位德国当地员工自编自唱歌曲《We Will Win》,为中国加油。疫情发展至今,国内形势呈现好转态势,但是国外却开始爆发。一直密切关注国际抗疫的三峡集团员工李可玉,也创作了抗疫歌曲——《I'll Be There》(与你同在),表达了与海外“三峡人”守望相助、共抗疫情的心愿和信心。

2018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商业分析专业毕业后,李可玉入职三峡集团,在三峡国际从事欧洲投资并购等工作。按照公司安排,今年年初她将到德国工作一段时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她的欧洲之行。

2月份,国内抗击疫情进入最为吃紧的阶段,三峡集团远在德国稳达公司的当地员工塞巴斯蒂安原创了一首《We Will Win》,声援中国抗疫。“听了塞巴斯蒂安的歌,感觉非常振奋人心,浑身充满了力量。”受此鼓励,李可玉决心也为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抗击疫情创作歌曲,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支持。

说做就做,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李可玉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首英文歌曲的创作。这是李可玉自己列下的创作日志:3月3日,灵感闪现,记录下大致旋律;3月4日,后续完善,基本完成谱曲;3月9日-10日,与好友郭悦一起完成中文歌词《与你同在》创作。3月11日-16日,独自完成英文版歌词《I'll be there》。3月27日,正式录制视频。“那段时间里,脑海中总能浮现出欧洲人民抗疫的场面,歌词、旋律时不时地涌现出来。”整个创作过程最难忘的是,为了做到英文歌词押韵,李可玉花了一周的时间“疯狂”恶补英文诗歌和歌词。

《I'll Be There》录制现场

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和三峡国际党委给予了李可玉及时的鼓励和支持。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杨骏和相关部门多次召集线上会议,研究歌词、旋律等细节;针对可能引起的文化认知差异,专门将歌曲小样发给欧洲的同事,请他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三峡国际还邀请某音乐工作室加入,从歌手表情、画面层次感等专业的角度对歌曲进行完善。

三峡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禹表示:多年来,三峡集团在致力于海外长期经营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倡导和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次德国本地员工和国内员工围绕抗击疫情,分别自发创作歌曲,为对方加油、鼓劲,很好地体现了三峡集团跨文化融合的理念和成效,也希望此举对各自国家抗疫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歌曲小样录制后,也发给了塞巴斯蒂安,请他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很快,他的反馈传来:“可玉,我深深地为你的歌曲所打动。这首歌如此美妙、温暖心间,你的声音听起来真的像一流歌手演唱的。”塞巴斯蒂安还发出邀请,盼望着李可玉尽早来德国工作,一起创作音乐,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更多有益的事。

Hand in hand let's keep on trying, and things are looking up, I'll be there, fight for you,stand side by side。(手牵手让我们继续努力,对未来充满期望,与你同在,并肩战斗)疫情当下,全球同心。这首源自一位普通三峡人的歌曲,将穿越时空,飞抵欧洲抗疫前线,为欧洲人民带去温暖和鼓励,也将见证共同抗疫的最终胜利。(商伟)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