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在山东省磁悬浮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会上,与会嘉宾共同为《磁悬浮动力技术 术语》(GB/T 46078—2025)揭幕,该标准是我国磁悬浮动力技术领域首项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这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8)提出并归口,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牵头组织起草的标准,填补了行业长期缺乏统一术语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磁悬浮产业正式迈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会上工作组组织了对标准的宣贯解读。

会嘉宾共同为《磁悬浮动力技术 术语》国家标准揭幕

工作组对《磁悬浮动力技术 术语》国家标准宣贯解读
统一“技术语言”,破解协同创新瓶颈
磁悬浮动力技术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质生产力,以其无机械接触、无磨损、无润滑的本质特性,突破了传统轴承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高转速、高精度、高可靠的卓越性能,展现出低振动、低噪音、低能耗的显著优势,已在水泥、造纸、污水处理、钢铁、化工、半导体等众多行业广泛应用。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术语不统一”导致的沟通成本高、技术推广难、产业协同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此次发布的标准历时两年多编制完成,首次从国家层面统一了行业的核心概念、定义和术语体系,为产学研用各方构建了清晰的“技术语言”,为产业健康、规范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夯实基础建设,引领产业规范与国际化
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主任委员郭大雷指出,作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性文件,该标准不仅为后续产品技术规范、测试方法等十余项已立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标准的统一将为技术研发提供清晰框架,降低研发成本,加快创新步伐,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强用户信心。从国际视角看,此项标准的制定为我国在未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争取话语权、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山东主场优势,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已将磁悬浮产业纳入全省未来产业八大重点方向及19条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该标准的发布将巩固和扩大山东在磁悬浮领域的领先优势,有力推动产业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主导起草该项国家标准的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正是山东省及潍坊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培育标准化创新主体的优秀代表。潍坊市通过设立标准创新奖、创新标准融资增信等服务,为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术语国家标准的发布,是“潍坊标准力量”驱动创新发展和企业强链升级的生动实践。

与会嘉宾实地参观天瑞重工磁悬浮产业园
此项术语国家标准的发布,预示着我国磁悬浮产业将在统一的“技术语言”指引下,迎来更加规范、协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稿:山东天瑞重工)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