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会东,层林尽染,绿意盎然。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丰富的林业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共同勾勒出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为会东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会东县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引领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丰厚的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产值”有效转化。

9月28日,走在位于会东县江西街乡的杉木组国有林区,阳光穿过高大林木的层层枝叶,在林间投下斑驳跃动的光点。一片片魔芋在红棕色土壤上铺开浓淡不一的绿意——魔芋舒展着宽大掌形叶在树荫下茁壮生长,标注着“林下魔芋种植区”的牌子静静立在苗丛间;在另一片山林里,覆着黑色地膜的林下当归垄整齐延伸,深裂的叶片在湿润空气中泛着光泽,几名当地群众正俯身于当归地里细致除草,他们用双手熟练地拨开叶丛,将杂草连根拔起,忙碌的身影与林间的静谧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劳作画卷。

据杉木组国有林区林下魔芋种植户张金云介绍,他从2022年就在江西街乡碗厂村国家储备林下试种魔芋并且取得成功,效益还不错,之后陆续增加种植面积,到现在已经种植魔芋3300亩。
“今年我第一年到杉木组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江西街乡杉木组国有林区林下中药材种植户廖山钢表示,他在这里种植了木香、当归、紫丹参、何首乌等中药材,现在种植的面积达到2800余亩。他指着长得绿油油的当归说:“现在看的这个就是我种的林下当归,它的长势非常好。”
从试种探索到规模化拓展,从魔芋的连绵绿意到药材的遍地生机,这些成果背后,离不开江西街乡科学系统的产业规划与扎实有力的组织推动。近年来,江西街乡进一步强化统筹推动,着力构建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全乡林下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能。
“江西街乡充分发挥丰富的林业资源,强化‘双核驱动’领导机制,形成‘领导小组抓总、专班攻坚’的组织保障,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发展全乡林下经济。目前,以林下魔芋种植为核心,建设标准化基地3300亩,并种植当归600亩、木香1700亩、紫丹参700亩等中药材,带动10个村发展林下经济。同时,我们积极引进绿色生物防控技术,申请有机认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说到全乡林下经济发展,江西街乡党委书记张丽琼底气十足。
江西街乡蓬勃发展的林下经济,正是会东县将广阔林地转化为“绿色聚宝盆”的生动缩影。面对328万亩林地资源和高达47.38%的森林覆盖率这一丰厚生态家底,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会东的答案是:科学经营,林下生金。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会东县坚持规划先行,强化产业布局,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突破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实现了青山常在、效益倍增,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会东县主要是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采取‘抚育间伐’的方式对现有的树林进行质量提升。”会东县林业和草原局林木种子种苗站站长郭成林介绍,森林质量提升以后,林下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为规模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条件。而林下产业的开展,又能反哺林木生长,形成“以林养地、以地促林”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显著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从生态保护的“硬要求”到群众增收的“软福祉”,会东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两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是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展望未来,会东县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下一步,会东将进一步修订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明确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引导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持续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和本土人才培养培训,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品牌创建和营销渠道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在绿水青山间绘就更加壮丽的发展图景。(胡方晓)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