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吕大千:续写抗日英雄的荣光

发布时间:2025-10-11 14:36:5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国庆前夕,走进宾县唯一一所以抗日英雄命名的宾县大千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前矗立着吕大千烈士的汉白玉塑像,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大千学子走向了更高的学府。教学楼内的“红色小屋”是《吕大千革命事迹展》的展厅,文化墙上留有吕大千烈士题写的诗句“时代转红轮,朝阳日日新。今年春草除,犹有来年春。”的壮美诗篇,激励着学子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学习激情,也鞭策着全校师生手执三尺教鞭、脚踏尺方讲台、忠于职守、默默耕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丛林讲述了学校的沿革变迁和吕大千烈士的革命事迹。“宾县大千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初级中学,1984年5月,为纪念革命烈士吕大千,经报请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吕大千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宾县中学’原址建起的宾县第五中学命名为宾县大千中学。学校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25人,教职工152人。”张丛林说,以烈士英名命名学校,这既是大千中学师生的骄傲,更是抗日民族英雄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大千中学的学生们对烈士的事迹非常熟知,他们表示:吕大千又名吕树俊,1909年3月4日出生于宾县东吕家烧锅屯(现宾县常安镇营口村)。1929年,吕大千考入北平民国大学预科学习;1930年吕大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7月,吕大千毕业被党组织派往宾县中学担任训育主任、国文教员,在此期间与共产党员田在村、孙宝太、张树生共同创建了宾县有史以来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宾县中学工委支部,吕大千任书记,接受中共哈尔滨市委的领导;1933年3月,吕大千担任中共宾县中学支部书记,在中共满洲省委和哈尔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32年3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宾县,吕大千义愤填膺,在学生中公开提出“抗日救国”的口号。吕大千团结各界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斗争。与在宾县抗战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赵尚志、李兆麟建立联系后,吕大千源源不断把情报和枪支、子弹送到抗联部队,使抗联部队取得了黑山头等伏击战的胜利。为解决抗联部队缺少医药的困难,吕大千利用学校医药部购进一些奇缺药品供给抗联部队,并带领师生支援抗联部队不断取得战斗胜利。其中,发生在宾县的木炮轰宾州、虎头山战斗、三岔河突围战三次战斗打出了军民齐心抗击日寇的威风。

1937年5月13日,吕大千在宾县中学被捕。同年7月21日,在哈尔滨圈河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新中国成立后,吕大千的诗歌被收录在《革命烈士诗抄》中,事迹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2021年6月,吕大千烈士的家乡宾县常安镇营口村建成了吕大千烈士纪念馆。

张丛林说,宾县大千中学提出了“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口号,以“诚信、善学、发展、创新”为校训,以“立德树人,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为办学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构建红色课程体系,宾县大千中学将吕大千精神融入常规课程与校本课程中。在历史课讲述东北抗战史时,着重讲解吕大千领导抗日救亡活动的事迹。充实和改版了以记录吕大千事迹为主的校本教材《今日杏花别样红》,让学生全面了解吕大千的革命历程和精神内涵。学校还成立了红色教育研修办公室,编排的红色情景剧《吕大千英雄赴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敬往思来,是吕大千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后人,成就了今日的大千中学。”张丛林说,大千中学在2004年被评为宾县唯一一所省级一类初级中学,2011年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2021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红扣子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学校,2023年被评为省级军警民共建共育先进集体、哈尔滨市级文明校园。(文/牟海微)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