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China Power》,《人民中国》2018年6期)
如果被问到“当今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回答“人才”的人大概不在少数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3月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出席广东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表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高度评价了人才的作用。如今中国正在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目标,而人才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
目前,在中国,随着民生和行政服务的提高,“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电商、共享单车)等新时代的各项宏大事业也在进一步积极推进。在这其中,针对人才这一承担了新时代发展重担的最宝贵的“中国资源”,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种吸引措施。
抢人靠“三件法宝”
最近,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甚至开始使用“抢人大战”这样带有激烈色彩的标题。例如,中国新闻网4月13日的一篇报道就用了了“抢人大战的焦点——除了户籍之外,还有这样的好处”的标题。为了吸引人才到当地落户,各地方政府大多祭出了“三件法宝”:确保住房、办理户口、给予创业优惠政策。新华社4月19日的一篇报道提到,至少20个市的地方政府都以降低落户门槛、给予租房或购房补贴、对企业创业给予孵化支持等作为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具体来说,满足一定条件的大学毕业生,户籍政策由原先的“必须先就业才准落户”,改为了“可以先落户再就业”等等。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新的规定;有的地方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放宽户籍条件;有的地方政府宣布对毕业5年以内的创业企业的人才给予最高80万元的创业资助金,还有的地方政府对外地前来参加相关政策申请的人才给予最高7天的交通费、住宿费补贴。在报道中,武汉、西安、成都、郑州、长沙、南京等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内陆城市都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最前线。
今年中国有820万人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虽说人才并不限于大学应届毕业生,但他们可以说是新生人才的主体。今年,中国各个城市为了获得能肩负起明日责任的人才,都会迎来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战和人才争夺战吧。
海归和外籍人才也受到重视
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虽说企业是“抢人大战”的主体,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配合企业开展人才招募。例如,向当地企业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召开就职说明会等。顺便说一下,高速增长中的互联网行业大概是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最激烈的战场。
在人才争夺战中,海归人员和外籍人才也受到极大关注。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推出新政策,对海外人才创业最高可给予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资助。今年年初,在北京市率先推出的“外国人”人才签证制度,大大简化了外籍人才及其家人来华交流和工作的手续。这项制度从今年3月1日在全国开始推广。
人才成为构筑未来的原动力 中国地方政府展开争夺竞争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在天津大学授课,2017年他被中国科学院聘请为外籍院士
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去年首次突破了60万人大关。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同年,从海外回国的中国留学生有48万人,也是历史上最多的。值得关注的是:① “一带一路”沿线国成为新的留学热点地。去年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成多,即6.61万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留学。②归国创业的留学生在增加。在去年年末,归国创业的留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7000人,达到8.6万人,全国与之相关的创业园达到351个。据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创业报告称,在中国有三成大学生强烈渴望创业。这些都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例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起业、创新)”战略的实施、BATJ企业(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腾飞、独角兽企业(估值高的初创企业)的急速成长、中国新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等,产生了大规模受到鼓舞而投身创业的人群。从中国全力为创业企业提供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平台和机会,可以看出中国人才市场的火热。另外,由于业界需求,由企业派遣的留学人数也比去年翻倍,达到3.59万人。
新的人口红利形成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人才争夺战,不得不说其背景是人口红利的逐步丧失。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在2016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而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认定标准是7%。在这种情况下,近年增加的人才会形成新的人口红利,支撑中国追求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产业(包括互联网产业、跨国产业等)的成长。
再从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视角来看一看这场人才争夺战吧。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各地竞相引进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是建立了世界与中国、各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双赢关系。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将走向海外,打造与世界各国的双赢据,局面,改革开放也将迎来新时代。同样,这也适用于中国人才和海外人才的交流。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浪潮中,人才网络如果从中国国内延展到世界,或许可以成为解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少子高龄化等未来社会课题的重要途径。眼下在中国展开的人才争夺大战,正是这其中的一环。
江原规由: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ITI)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来源:《China Power》,《人民中国》2018年6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