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为美国经济找替罪羊?还是学学肯尼迪吧!

发布时间:2018-06-29 10:46:38 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中国的这种变化难以适应,

特别是对于像美国这种

已经习惯了掌控世界事务的

国家来说更是难以接受。

全世界都在如坐针毡地等待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行动。

特朗普已经威胁要向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包括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严厉的关税。特朗普政府的意图究竟是加征关税(第一批产品加征关税将于7月6日生效),还是仅仅将此作为争取更多利益的咄咄逼人的谈判策略,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不过,有些事情是确定的。

努力着的中国

中国商务部此前表态称将出台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如果中国对美的反击生效,那么美国消费者将会压力倍增。

最近几年里,美国的大部分消费品(如家电、器皿、衣服、儿童玩具等)都为外国生产的相对廉价的产品,其中就有不少商品来自中国。

在过去数十年间,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中国工人工资相对较低,因此美国消费者为购买上述大多数产品付的钱也很少。

为了能以低薪资制造商的身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付出的代价很大,看看在这期间中国国内产生的环境破坏就能明白了。

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种窘境,也认识到中国为进入世界体系正在支付“间接成本”。因此,中国设法通过大力推动科技进步、逐步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来摆脱早期低薪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让中国发展成为现代发达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承诺,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冲天怒火”从何而起?

中国的快速发展,鼓舞了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让他们对自己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而另一些人则惶恐不安,这种惊慌反倒以一种预料不到的方式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声望。

很多国家对中国的这种变化难以适应,特别是对于美国这种已经习惯了掌控世界事务的国家来说,中国的变化更加难以接受。

▲ 白宫发表的长达35页的关于总统的关税声明报告破天荒地以《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世界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为题。这份报告远远超出了对中国的贸易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反倒更像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的那篇咄咄逼人的长篇大论,题名就为“致命的中国”。

白宫这份文件,实际上是各种国防、商业甚至教育相关的游说团体针对中国所有不满抱怨的集合产物。

例如,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中以相当严肃的口吻指出,中国的访问学者或学生如何利用“公开资源”“扫描技术文献、分析专利,以及对产品样品进行拆解还原,并在科学会议上录下对话”。

报告认为,这些都是“窃取美国机密”这个大阴谋的一部分。如果美国政府如此担忧“开源”搜索,那么美国也许该取缔互联网。

在美国学习的30万中国学生也被认为是“窃取美国机密”大阴谋的一部分。在美国留学结束后,这些学生将带着所汲取的知识和对美国鲜明的印象离开。而那些在STEM(科、技、工、数)领域学习的人会带着重要的科学知识回国,这些知识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甚至有利于军事技术的进步。

不过,这些中国学生中的许多人实际上留在美国工作,并为美国做出了贡献。他们会对美国的国家制度、政治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他们还可能发现美国人并不是自视甚高的妖魔。

这种文化交流对于加深国家间的了解至关重要。

该报告因为中国鼓励留学生在学成后归国而批评中国,并长篇累牍地列出了美国的其他不满。比如所谓的“强制技术转让(注:美国指责中国通过股权限制和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对美方企业施压,要求美企转让技术,但事实上中国没有任何法律有这样的规定)”,对跨国公司的“官僚限制”以及中国政府打算建立“全国冠军企业”的政策等。

美国在指责别人的同时为什么就不能审视一下自己?

试问,在政府要对外推销自己的国家企业这一问题上,谁还能比强调“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更清楚。

任何不愿推销自己国家企业的政府,最后都有可能失去人民的支持,甚至会丧失执政地位。

中国一直非常努力地消除外国企业在中国工作和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中国鼓励更多的外商投资,因为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和政策。

中共十九大明确重申,国家将更多地向外资开放并将改革推进下去。

只是为了让美国再次雄起?

特朗普总统身边不乏将中国视为洪水猛兽的人,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和经济学家彼得·纳瓦罗。

这些人提出了一些挑衅性很强的政策。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还是在卖关子,但是他真的认为中国会在这场“硬碰硬”的危险游戏中退缩吗?

如果他真的这样认为,那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显然缺乏了解。

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政策一旦实施,只会导致事态升级,而最终造成的后果恐怕远超所有人想象。

我希望特朗普总统认识到,这场“硬碰硬”的比赛最终结果将会对美国非常不利,希望他能在中美经济和世界经济遭受极大伤害之前及时收手、调转方向。

如果总统真的关心复兴美国经济,他应该努力重建我们的基础设施(如他所承诺的那样),并利用政府的力量来重建和扩大那些对美国的工业潜力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机构——如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目前仍然没有负责人)、国家航空航天局(目前正缓慢拆除并移交给私营企业)和进出口银行(一度濒临破产)。

特朗普总统应该考虑恢复肯尼迪执政期间的政策,对愿意重新投资并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的企业减免所得税,而不是执行他的全面减税政策。

而且,基于他有重建美国落后基础设施的意愿,他可以建立一个基础设施银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以及私人投资者可以投资。这也可能是将中国投资纳入其基础设施计划的一种措施。

特朗普总统不必出国为美国经济问题寻找替罪羊。

问题都是美国自己的。

如果他能回归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时期的那些有效政策,他将成功地恢复美国经济,无需一场没有赢家的灾难性贸易战。

撰文 / 威廉·琼斯(美国)

(美国全球战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办公室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非驻地高级研究员)

编辑 / 亚楠、张晶、董翎依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