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6月底,中国联合办公平台数超过300家,布局网点数超6000多个,总体运营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提供工位数达200万个;预计到2018年底中国联合办公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无疑,随着共享经济发展,共享观念深入人心。联合办公作为一个“舶来品”在国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渐适应了中国市场,也受到了年轻一代白领的青睐。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包括早期投资、VC、PE在内的股权投资市场,总共募集资金总额为3800亿元,同比下滑55.8%。
在投资机构都面临募资难问题时,联合办公行业却融资消息不断。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至今,共享办公运营商融资金额逾50亿元。今年1月,氪空间完成6亿元Pre-B轮融资;3月底,梦想加完成了由鸥翎投资、M31资本、愉悦资本领投的3亿元B轮系列融资。6月,纳什空间宣布获得近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同样在6月,优客工场宣布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7月,WeWork中国则宣布获得5亿美元B轮融资;8月,梦想加宣布获得1.2亿美元C轮融资。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进行新一轮融资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与以往不同的感受。投资人不仅非常关心公司的业务规模增长速度,而且开始非常关心诸如现金流、利润、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在现阶段,投资人要看到未来的收益、回报,而不是仅仅是估值的增长。
刚刚宣布完成1.2亿美元C轮融资的“联合办公”企业梦想加,当天同时发布办公空间服务+智效办公输出两大业务体系,面向高达万亿的办公升级服务市场,开启全新发展阶段。空间、服务、产品三位一体的办公空间化服务,让梦想加不再是单纯的办公场景提供者,也是其与联合办公企业的最大区别。
产品与服务、软件与硬件的并驾齐驱,让梦想加瞄准了万亿级市场。“‘智效’产品获得的市场认可,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格局。”梦想加创始人李文磊认为,“未来,梦想加要对标的是办公软件开发、互联网制造等行业企业,相应的,我们瞄准的市场规模也将成倍增加。”
不可否认,智能办公解决方案是每个办公服务企业都非常看重的部分,但限于成本、技术等因素,多数企业会选择借助第三方合作,而非自己动手。
在李文磊看来,只有办公企业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才能与办公场景实现无障碍互联,降低“排异”风险,随之带给用户一种极致体验。
谈及梦想加产品观的来源——智效办公体系,李文磊认为,智能不是为了炫技或者增加用户使用的门槛,梦想加的目标是所有智能产品都可以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提高使用效率、优化体验,做到让用户“一个ID掌握所有办公资源”。
世界知名的五大房地产咨询机构之一仲量联行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联合办公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纷纷开始争夺优质地段,这一发展趋势给其盈利模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不可否认,办公服务企业的基本商业逻辑,仍然是对较低租金的商办物业进行重新装修、设计和优化,以更高的溢价出租给企业和个人。
对任何一家办公服务企业来说,办公场景优化都是开展一切服务的基础,碍于产业链条较长且分散,很少有企业能像梦想加一样,产生对行业整合优化的投入。自2015年梦想加创立之初,空间产品设计团队就在功能设计、施工管理、配套家具等方面追求优化、提高效能。过去几年,梦想加投入了上亿元资金,研发迭代办公场景产品,目前可做到前期营建周期、成本较单一企业投入节约40%以上。基于对上游产业链的有效整合,梦想加实现了低成本的健康运营。
据戴德梁行5月发布的《大中华区的联合办公空间》调研报告显示,联合办公是大中华区写字楼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值得关注的新兴力量。
据悉,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联合办公场所数量急剧增长,尤其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楼盘),成都等城市。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在主要商务区内有超过2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出租给联合办公运营商。
在产品标准成熟的基础上,梦想加的主营业务——办公空间运营在2018年迎来了快速扩张。据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介绍,仅2018年5月扩张签约面积就达15万平米,过去三年运营面积的三倍。从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到极具发展潜力的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重庆等新一线城市新兴商业区,梦想加持续通过升级办公产品赋能核心商圈。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