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埃及专家:中国为何寻求与非洲的战略伙伴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31 17:24:53 推广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9月3日—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正式举行。

这是继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合作论坛这个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也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

为此,百通社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中国与非洲”。通过多位专家的视角,为你解读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和机遇。

▲ 8月21日,伴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临近,在北京紫竹桥西北和东南角,一对大型迎接峰会的花坛已基本布置完毕。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已成功成为中国和非洲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过去18年中,许多中非合作计划相继出台。双方关系迅速发展到战略阶段,包括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和气候变化等方面。

中国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并非只是说说而已。中国很清楚地知道自身的长期发展和非洲密不可分。

中国为何寻求

与非洲的战略伙伴关系?

首先,中国经济已经减速。

2007年14.2%的GDP增速遭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滞缓增长的打击。虽然中国在2017年仍保持6.9%的GDP增速,但由于成本升高、收入下滑,许多进行中的项目面临危机。

其次,美国正在威胁中国。

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的能力,并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有可能赶超自己。而这正是美国所担心的。因此,美国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攻击性措施,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施加关税。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更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中国的失业率。因此,中国必须寻找替代市场以出售因中美贸易战而囤积的产品。

再者,中国有最庞大的外汇储备(高达3.12万亿美元),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投资。

美国当下的趋势是阻止中国在美境内投资,因此中国需要寻找其他可投资的国家。非洲因其对投资的迫切需求成为了中国的最佳选择。

最后,中国经济转向现代工业和服务贸易。

中国的经济政策不再依赖传统产业,而更支持新技术产业和转型服务贸易。同时,中国也不能丢弃传统产业。

▲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机器人舞蹈

因此,在转移这些产业和为各方成功构建互补伙伴关系方面,非洲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一方面,非洲有能力生产制造并获得空前收益;另一方面,中国也保证了自身能获得这些经济发展的必须产品。

中国已启动和非洲的

共赢合作战略关系

中国最先建立的是与非洲的经济合作。2017年6月,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称,在非洲运行的中国企业预计超过万家。

中国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埃及等非洲国家建立了许多成功的经济区。

▲ 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谦比希园区大门

这些经济区让非洲扩大了生产和出口,并改善了成千上万非洲人民的生活。

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倡议的战略意义之一是通过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港口、机场、铁路和公路等)联结中国和非洲,为非洲工业繁荣铺路。

▲ 中非第三大合作动力是中国的直接投资。2015年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习近平主席宣布对10大中非合作计划投资600亿美元,覆盖领域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扶贫、社会福利、公共卫生、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

此外,中国向非洲产品开放市场。中国从非洲的进口额快速增长,2017年达到753亿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33%。不仅如此,在习主席宣布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进口额有望持续增长。

非洲寻求快速经济改革

非洲国家清楚地知道为了吸引投资,改革是必须的。许多非洲国家已经开始修改投资法,为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增添动力。

2018世界银行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报告称,该地区的改革连续两年数量最多。这些国家在2017年通过了83项新的商业条规,体现了他们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从而为吸引外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推动非洲经商便利化的综合措施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非洲各国的中小企业经商也因此更为便利。

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部分非洲国家排名已超过位居第78的中国。毛里求斯、卢旺达和摩洛哥分别排名第25、41和69位。其他非洲国家排名直逼中国,例如肯尼亚、博茨瓦纳和南非分别为第80、81和82名。这意味着非洲的改革已经开始并将继续下去。

我们可以看到,各方都为构建中非战略伙伴关系新模式而不懈努力,因此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无疑会让中非在各领域的关系迈出更大的一步。

撰文 / 希沙姆·阿布巴卡尔

(Hisham AbuBakr Metwally) 

埃及外贸与工业部进出口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经济研究员

编辑 / 海若、宁静、杨若曦(实习)

校对 / 聚慧

翻译 / 寿盼(实习)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