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千年羌寨迎羌年 古韵新声醉游人

——理县桃坪羌年活动盛大启幕,非遗文化与时代潮流交相辉映
发布时间:2025-11-21 14:23:4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11月1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羌寨寨旗飞扬,羌乐回荡山谷。在桃坪村成功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一周年之际,羌族传统节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盛大启幕。以“寻根世界桃坪·共赴烟火羌年”为主题,一场融合古老仪式与现代表达的文化盛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羌族同胞共同沉浸于跨越千年的羌族文明与时代脉搏之中。

 

庆“羌年”活动现场

神圣启幕:古老仪式传递敬畏与感恩

清晨,祭祀台旁晨露未晞,肃穆的氛围笼罩着羌寨。羌族“释比”(祭司)身着绣有神秘纹样的深色法衣,手持神杖与羊皮鼓,低沉诵经声伴随鼓点缓缓流淌,仿佛与先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还愿”感恩环节中,村民们手捧青稞、高举盛满咂酒的陶碗,依次走向祭台。他们神情虔诚,目光中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恩。这场庄严的仪式,为羌年活动拉开了神圣的序幕,也让游客直观感受到羌族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核。

 

祈福仪式环节

巡游狂欢:羌寨化身非遗文化长廊

祈福仪式刚落幕,羌寨的石板路上便沸腾起来。“羌韵·行”巡游活动正式开启。桃坪镇、薛城镇、通化乡、蒲溪乡四支巡游队伍身着色彩绚丽的节日盛装,沿羌寨主干道载歌载舞。羊皮鼓声铿锵有力,羌族多声部民歌悠扬高亢,巡游队伍与沿途游客击掌互动,镜头记录下一张张灿烂笑脸。有游客感慨:“仿佛穿越到羌族史诗的现场,这种鲜活的文化感染力无可替代!”

 

“羌韵·行”巡游活动现场

艺术交融:古羌文明对话交响诗篇

上午的核心展演“羌韵华章·古羌文明遇见交响诗篇”将活动推向高潮。创新节目《天神·地人·和鸣》以“融古韵·启新声”为核心理念,将释比古调与交响乐巧妙融合,打造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视听盛宴。羌笛独奏勾勒出苍茫山水的古老意境,史诗吟唱传递着羌族迁徙史上的雄浑叙事。女子群舞《仟仟羊角花》以柔美舞姿展现羌族女性如花的坚韧,男子群舞《古羌踏歌》则用铿锵步伐演绎出民族血脉中的豪迈气概。更令人瞩目的是,专业模特身着民族创新品牌“尔玛的嫁衣”登台,将羌绣云纹、日月图腾与现代剪裁完美结合,让千年羌裳在聚光灯下焕发新生。

烟火羌年:舌尖风味与市集风情

 

羌家坝坝宴

正午时分,香气四溢的羌家坝坝宴开席。游客围坐长桌,品尝咂酒的甘醇、腊肉的咸香、洋芋糍粑的软糯,在推杯换盏间感受羌族“有酒有歌即有礼”的待客之道。与此同时,全天开放的羌年吉市(乡村市集)人头攒动。手工羌绣香包、云云鞋、黑陶器皿等工艺品琳琅满目,花椒、蜂蜜、车厘子等农特产品彰显理县生态优势。市集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课堂——羌绣传承人现场演示针法,年轻主播用短视频向网友展示羌族文化魅力。

文化赋能:从非遗保护到乡村振兴

理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本次羌年活动通过“非遗+旅游”“传统+创新”模式,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自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一年来,桃坪村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特色民宿百余家,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30%。羌年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联合国非遗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更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县样本”。

据悉,理县将持续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于12月底举办四川省第八届健身冰雪季活动,以“文化+体育”融合模式,邀请八方宾客体验藏羌风情、乐享冰雪乐趣。这片古老的土地,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着民族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共鸣的新篇章。(文/陈必勋  图/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