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我将围绕友好交流的故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连载的形式记下我的所思所想——刘德有
说起王震,对中国有所了解的日本人都知道他。在抗日战争中,他是指挥八路军的名将,战争结束后,他担任中国政府的农垦部长,带领农业代表团,于1957年11月间访问日本。他曾在出发前,和我这个随行翻译闲谈,曾讲到这次访日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和批准。
“那年我为了铺设铁道,前往福建省,返回北京途中经过杭州。正巧那时中联部的王稼祥,陪同日本共产党代表团访问杭州。王稼祥和廖承志交谈时,我凑巧听了两句,他们说今后想促进和日本的民间交流,建议我去访问日本。我问他们自己以前是军人去日本合适吗?他们回答我说:‘这在日本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当时毛主席正好也在杭州,王稼祥和廖承志好像跟毛主席讲了这件事。结果毛主席很重视,还特意派车把我接去,跟我说:‘听说你要去日本啊,这是好事。’后来陈云也鼓励我说:‘中国耕地少人口多,日本人口也很多,但他们的水稻产量高,有丰富的种植水稻的经验,你去看看,学习学习也很好。’”
在近两个月的日本访问期间,代表团前往农村、牧场等地,与农民交谈,倾听技术人员的讲解。但在和农民接触过程中,县厅的工作人员一直跟在旁边,使得受访一方有些拘谨紧张之处,这也是当时的实情。
有一日我们去访问爱知县一家养鸡的农户。主人引着我们进到榻榻米房间里,王震注意到院子里有位穿着工作服的青年,就跟他打招呼,让他坐到自己旁边来。这个超出计划的举动让县厅的工作人员有点紧张,显得不知所措。王震团长问那位青年:“你是这家的人吗?”青年回答说自己是从山口县过来帮农学习技术的。王团长听了很高兴,亲切地拉起青年的手叙话。他看见青年的手上有很多老茧,就说道:“这才是农民的手啊。你要继续加油努力。”听了他的话,刚刚还颇为紧张的工作人员和农户都感动得要落下泪来。只有劳动人民出身的王震才能这样理解他们。这一点,让人很受触动。
在考察日本农业期间,王震最感兴趣的事物是小型拖拉机。他觉得这种小型农用机械适合中国南方的土地,便请日本技术人员演示操作。然后,他还亲自上手操作了一番。当时的中国还不能生产这种拖拉机。所以王震当即决定买一台带回国内。除拖拉机外,王震认为农用塑料膜也很有用,一并买了下来。
中国农业代表团考察日本农业实验田。前排左起第2人是王震团长。左起第3人是笔者(刘德有提供)
在访问日本东北地区和北海道时,王震尤其关注水稻品种。我觉得他当时是在寻找适合中国寒冷地区的水稻品种。王震不仅认真地询问产量,还问了水稻的倒伏情况、抗寒性等问题。最后代表团购买带回了日本友人推荐的优良品种。后来中国有名的水稻品种“农垦5号”就是用日本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来的。
回国后王震向毛主席汇报考察事宜,本来想30分钟左右结束报告。但毛主席问了很多细节问题,最后汇报的时间延长了很久。
王震回忆说:“毛主席详细地询问了日本农户的情况,问家里都有什么。因为这不是什么哲学性的、理论性的问题,所以我就把自己看见的全部讲了。说到养鸡农户一家能养几百只鸡(这在当时非常不容易)时,毛主席也一脸佩服的样子。”另外陈云也说:“代表团在日本买的东西很有用。”
在那次访问日本行程中,跟随王震前往各处的日方人员里还有《朝日新闻》社的论说委员团野信夫。他长年做农业报道,不仅清楚日本的农业状况,还非常了解农林省。当时美国政府封锁中国,岸信介政府对华采取敌视政策,所以中日两国政府间没有任何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团野信夫为代表团访日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且还有一位跟他熟悉的某位农林省官员也私下给予了支持。
团野信夫曾对王震说:
“我是个布尔乔亚记者,请假来参加王先生和代表团的访问行程。借这个机会,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者,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人物。我能理解共产主义,但我不是共产党员。此次的相遇对我未来的人生有决定性意义。”
热情诚恳的团野信夫在和王震每日共处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从心底尊敬起王震来。有一次,他对王震说:
“大家都知道您打仗赫赫有名。您的名字取得好啊,让天下震撼的王者。”
王震回答说:“您的名字也很好啊。团野是团结农民,信夫是可以信赖的男人……”
团野信夫曾讲过:“和共产党员王震先生结识,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真是不可思议啊。”
王震也从心底感谢团野信夫,他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和您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感到有任何矫饰的感觉。在日本能结识像您这样的良师益友,听您介绍日本的各种情况,真是太好了。”
他们之间建立的跨越海洋的友谊持续了一生。
刘德有
1931年出生于大连,日本文化专家,记者、翻译家。
1952年任《人民中国》翻译,编辑。
1955年到1964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做翻译。
1964年到1978年作为《光明日报》和新华社记者在日本工作15年。
1986年到199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著作:《时光之旅》(時は流れて)《战后日语新探》(戦後日本語新探)
译著:《祈祷》(祈祷,有吉佐和子)、《山芋粥》(芋粥,芥川龙之介)、《突然变成的哑巴》(不意の唖,大江健三郎)、《残象》(残像,野间宏)等。
题图图片:1957年11月10日,王震(正中)任团长的中国农业代表团一行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笔者在左边(刘德有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