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安倍访华与中日关系的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8-10-26 19:58:49 推广来源:北京周报网

近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较强的改善势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终于迎来其任内的首次正式访华。作为冷战后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在执政了近六年之后才获得首次正式访华的机会,这既反映了这些年中日关系所处的困难状况,同时也意味着此次安倍访华应该对两国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安倍表示将通过首脑相互往来“把日中关系提升到新阶段”。但由于这些年中日关系的困难不是由于个别简单的事件造成,而是战略格局性的困境,所以若想让此次访问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标志,恐怕安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未来的中日关系需要反思化解这些年的战略困境,并针对新时代确定两国关系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一、中日关系转圜中需要反思

此次中日关系的转圜,虽有内部的动力,但激发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有点类似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时候的情景。另一点类似的地方是对造成中日关系的问题都没有采取清晰彻底的处理方式。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并没有清晰地从理念上处理好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日本既没有正式承认曾经对中国进行过侵略,也没有在文件中正式对中国道歉。这导致中日建交四十年后,安倍执政时仍然敢于否定侵略历史,从而使中日关系再次陷入困境。同样,此次中日关系从对抗性竞争形态忽然转入“寻求协调”的形态,更没有机会探讨近些年中日关系陷入困境的原因。

但是,如果不能对这些年中日关系陷入困境的原因有清醒的认识和反思,那么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依然难以顺利。此次访华,原本安倍希望将日期定在10月23日,因为这一天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的纪念日,安倍认为在这天访华将具有更突出的象征意义。但最终,日子还是定在了25日。舆论对此有各种猜测。这种猜测恰恰反映了对中日关系不确定性的担忧。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客观原因是当天也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日”,预料安倍将出席当天的纪念仪式。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将通过纪念仪式“回顾明治以来日本的历程,将其作为开拓未来的契机”。

事实上,如何反思“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和西方侵入东亚后的世界变局,本质上应该属于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再认知。“明治维新”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历史,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历史。一方面,“明治维新”给古老的东亚文明树立了一个变革图强的样板;另一方面,“明治维新”也使日本将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自己崇尚强者的文化相结合,效法西方国家,走上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日本目前的反思是遵循着安倍的强国路线进行,因而显得过于狭隘。反思明显地忽视了“变革”与进步的关系,而更多地关注了“图强”的精神。这使日本在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时依然遵循着十九世纪的逻辑。由此导致中日之间在进行认知沟通时出现思想上鲜明的断代性落差。

这种差距构成了中日之间相互认知的巨大障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当中国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倡导“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日本却依据帝国争霸的经验,高唱“中国威胁论”,并煞有介事地“提醒”中国不要重蹈日本在一战时的覆辙。同样出于这种经验以及由此构成的心理积淀,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日本采取了依附、支持、追随,甚至借用的态度,而对中国的正常发展却不断高喊要提高警惕,并配合美国,对中国采取“抑制”政策。与此同时,日本在疆独、藏独、台海、南海等一系列涉及中国主权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都经常采取不友善、敌意甚至挑衅的政策。就在李克强总理访日之后,日本的潜艇还跑到南海来演习,日本舰船还与英美在南中国海进行“自由航行”,对中国进行所谓的“牵制”。近日,日本方面更爆出消息,下个月,达赖将在藏独势力的安排下访问日本。所以,客观地说,中日之间目前还只是开始恢复高层的正常交往,困扰因素还非常多,安倍要真想让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执政以来的一系列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政策。

二、面向未来构筑中日关系

目前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面向未来构筑稳定的双边关系。这可以从如何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基本问题、如何共同维护东亚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以及构建国际基本秩序,这三个层面来思考。其中,最深层的问题是对构建国际秩序的认知问题,最表象也最直接的是如何处理双边关系中的一些敏感问题。

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是极容易受国际大格局变化的影响。因为世界的近现代史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中日作为亚洲国家在近代的应变中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战后的现代进程中又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日本在战后成为了美国战略的附庸。这种状况到冷战后也没有改变,到安倍时代反而在更深的层面得到了强化。前几年中日关系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试图借助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通过获取战略优势地位的方式来处理中日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而如今,安倍政府政策的调整,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在打压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用强权的方式从盟友手中攫取利益。这意味着,安倍也随时有可能在与美国达成利益交换后,重回联合美国抑制中国的老路。

因此,中日在双边层面,目前仍然是如何确保双方能坚持恪守和遵循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而后是如何建设性地管控分歧,扩大共同利益,并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确认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在此基础上,中日应携手推动地区合作,巩固双边关系的环境基础。

当然,要在更深的层面巩固和发展中日关系,需要日本对当今世界的变局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中美之争的本质,是未来世界是要建立一个平等合作的共赢秩序,还是建立霸权统治下少数国家得利的金字塔体系的问题。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短期内依然可以依赖美国的淫威而继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居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但这种局面显然是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的。所以,要使中日关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日本需要逐步从依靠美国牟利的模式,转向与中国共同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作者系资深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周报》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