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凤娟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家企业将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代表性产品等。
东盟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10个国家都要来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印尼、越南是主宾国。那么,这场非同一般的博览会将为东盟国家出口中国带来哪些机遇?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东盟国家非常看好进博会,把这场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当成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东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贸易体系,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东盟各国往往最先和最能感受到,举办进口博览会,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水平。
许宁宁表示,东盟国家很多产品在中国拥有非常大的市场,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优惠政策,特别是零关税政策使得东盟国家的很多产品能够更快更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是世界工厂,产品畅销全球,也是全球超市,世界消费市场。中国人消费需求不断增多。例如,中国人对咖啡消费量日益增长,生产速溶咖啡需要中粒咖啡和小粒咖啡相配,而中国生产的主要是小粒咖啡,东盟国家生产的主要是中粒咖啡。在中国,生产速溶咖啡的企业在大量进口来自越南等东盟国家的中粒咖啡。“越南、缅甸、老挝、印尼、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盛产中粒咖啡,每年的产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他们都期待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的举措。”许宁宁说,进口博览会将为东盟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创造更多机遇,各国企业可以展示优势,获取商机。
让东盟更多分享中国的大市场
“中国与东盟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贸易体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是提升我们现在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双方产业链水平的切切实实的内在需要。”许宁宁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依存更加紧密。
东盟国家已经连续多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达到51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8%,创历史新高。中国对东盟不追求贸易顺差,而是尽量缩小与东盟国家如越南印尼的贸易顺差,在过去5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是东盟国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愿意更多让东盟分享中国的大市场,在合作中得益。
如何进一步提升东盟国家企业出口中国的能力呢?许宁宁认为:“应该多发挥政府和商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东盟国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外贸培训,让他们更好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合的产品,进一步提升出口的能力。”许宁宁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专业展会都将为东盟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机遇。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