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进博会,惠利各方的共赢选择【小百通看进博】

发布时间:2018-11-05 09:50:59 推广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新时代,共享未来”这一主题,彰显了中国打造互惠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让世界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决心。

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明天(11月5日)拉开帷幕。

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闪亮登场,全球630家境内外媒体的4100多名记者参会跟踪报道,进博会受瞩目程度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非一般性会展:临巨变,勇作为

进博会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目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和主要风险来源。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仅会使人们对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失去信心,也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国家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进而破坏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成果,打乱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

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增加各国进出口商品的成本,诱发物价上涨乃至引发通货膨胀,损害各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增加国际间的政策调整与协调的难度。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积极主动作为,举办进博会,努力承担大国责任,向全世界郑重宣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进博会的召开,必将为全球经济的新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负责任大国的贡献,必将为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贸易利益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

非一般性作用:搭平台,创良机

进博会的召开,也将为中国打开一扇进一步向他国学习的窗口,有利于我国吸引外国先进技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新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扩大进口优质最终产品,对于提升中国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此次进博会上,发达国家有不少企业带着尖端技术“亮相”,全面呈现当今国际最前沿流行趋势、最尖端技术和各国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优质产品。

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将携带一系列创新互联产品参会,涉及互联飞机、互联货运、智能穿戴等;德勤会计公司将带来包括智能文档审阅、智能问答机器人、反洗钱机器人等数十款产品。

从国别角度看,日本参展的企业最多,规模最大。其中,高端通信机器类企业44家、医疗企业与医药保健类企业44家。欧姆龙将携全新第五代FORPHEUS乒乓球机器人和高度智能的机器人一体化生产线亮相。

可见,进博会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尖端技术和水平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也为外国企业的产品打开中国大门、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机。

非一般性分享:惠各方,利五洲

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更是一个惠利各方的共赢选择。“新时代,共享未来”正是本届进博会的主题,彰显了中国打造互惠发展的新型国际公共平台,让世界共享“新时代”中国发展成果的决心。

我们知道,中国已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中国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已经成为助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进口需求进一步扩大。

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扩大进口可以让各国有更多机会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这对世界贸易的繁荣及世界经济再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种“共享”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珍贵。中国40年经济发展积累起来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更可以助力这些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平衡发展。

此次进博会将有约175家非洲企业和机构参展,一方面,这些企业把展会视为扩大对华出口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渴望通过展会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本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是中国坚决支持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宣言书;是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性举措;是助力全球经济发展,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红利的桥梁;更是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博会的举办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将助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其意义非同寻常。

 

撰文 / 倪月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 张晶、李刚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晓斐

责任编辑:潘梦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