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河南省信阳市2021年第二批1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暨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信阳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羊山新区举行。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宣布全市2021年第二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市长尚朝阳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士王晋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二级巡视员刘勇,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石新宽等和市领导曹新博、蔡松涛、杨进等出席开工仪式。
尚朝阳指出,全市要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的良好循环,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项目,是我国首批启动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一期主要建设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二期主要建设大数据应用基地。
仪式结束后,召开了“空间大数据助力淮河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2021年研讨会”。
信阳市政府、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联合宣布“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淮河大数据研究院”成立并授牌,将依托该中心雄厚的大数据资源和分析技术,面向淮河生态经济区五省二十六市,打造淮河区域生态治理的科学智库,并向智慧生态、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数字健康、数字旅游、数字扶贫等大数据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和孵化大数据应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开展示范应用和市场转化,引领和支撑中部数字经济特区。
信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蔡松涛在致辞中指出信阳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上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与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合作成立淮河大数据研究院及设立存储和应用基地,利用空间大数据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中科院办公厅网信处副处长褚大伟在致辞中说到,淮河生态经济带是国务院2018年批复设立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双方合作探索利用空间大数据实现淮河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淮河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国庆在发言中说双方合作建立的本地化科研机构,可以承接国家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基地资源,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与会的各领域专家分别就“卫星应用及产业化趋势”、“农业遥感大数据服务”、“如何打通医疗健康数据壁垒”、“空间大数据淮河流域环境监测与保护”、“遥感数据与建筑安全”等专题开展讨论,并启动“淮河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编制工作。
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个高校的专家以及信阳市相关单位的人员也参加了研讨会。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