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跟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航天人是要讲一点情怀,讲一点奉献精神的,因为这项工作对国家的发展,乃至对全人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文|《北京周报》记者 魏尧 王海荣 摄影|《北京周报》记者 魏尧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新华社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现场抓拍到的两张照片,感动了国人。图片中哭泣的人叫张熇(hè),她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而站在张熇身后紧紧握住她手的老人则是“嫦娥”系列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院士。这一瞬间呈现了两代“嫦娥人”实现梦想的激动,国人也在这个温暖的画面中深感民族自豪。
1月25日,记者来到航天科技五院“月球楼”,专访了这位感动中国的“嫦娥人”。
张熇对记者说,亲身参与研制“嫦娥四号”是值得自豪的,做了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克服了很多困难,这也是中国探月历程中很重要的事件。“当时(嫦娥四号)非常顺利地着陆在月球背面。整个队伍比较激动。叶总他从后面那排走过来,拍了拍我肩膀,说:‘辛苦了,不容易。’应该说还是比较激动。这三四年大家一起战斗,还是挺不容易的,有点百感交集,所以掉眼泪了。”
同时,张熇也向我们介绍了“嫦娥四号”的研发过程和月球背面着陆的难点和意义。
为什么要登陆月背?
据张熇介绍说:“月球背面比正面年龄更古老,研究背面的月壤对月亮的起源演化有非常大的科学意义。”此外,月背着陆也有利于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因为地球有电离层,会导致低频太空谱段在地球很难收到,而月球挡住了来自地球的电子辐射,月球背面是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
听到记者又紧接着问道月背着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张熇介绍说,比如,通信问题。在月球背面看不见地球,需要使用中继技术。另外,月球背面受到流星陨石撞击比正面多得多,地形崎岖,降落风险高,着陆器可能翻倒、撞坏,这都使得背面着陆挑战更大。
“嫦娥四号”是怎么炼成的?
“嫦娥四号”是一个成千上万人参与的项目,大家一起辛勤努力三四年时间。张熇介绍,一个型号大概需要3年的研制时间。流程有系统和单机的设计、研制、收回、总装、测试。“比如一个着陆器有200多个设备,玉兔有100多个设备需要测试,每次遇到问题大家都在一起讨论和分析,改后再改再试。”
张熇说,航天器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一旦发射,基本不可修复。“软件在轨可能还有些措施办法,而硬件不像汽车还能召回,像飞机有定期维修,航天器发上去,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有任何疏忽,大家几年的辛苦就白费。”
所以,航天人有一种质量文化,一定把质量做得特别好,所有风险都要识别到,能够控制的都要控制。这项工作就要求航天人强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事业奉献的精神。
80后小伙儿李飞是“嫦娥四号”着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知识面特别全,在团队中被叫作“李百科”。他向记者介绍了“嫦娥四号”在动力下降策略上与外国实践的不同。“美国和苏联采用的是盲降的方式,而‘嫦娥四号’因为是在地形条件更复杂的月球背面降落,所以选择了自主避障的技术。”
巡视器“玉兔二号”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温博的手机壳用的都是一张月球的画面,她的手机里保存了空间研究院门口拍摄的照片,是在她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拍摄的。2007年,温博从哈工大毕业后就来到五院,“每天挺辛苦,从2007、2008年开始起步,到嫦娥三号、四号⋯⋯一眨眼10多年就过去了。”
“当玉兔月球车行驶到月面后,我负责遥操作,月面环境复杂,每走一步都要看一看,相机对月面成像,数据通过中继星发到地面,经过处理规划路径,它就沿着路径行驶。”温博介绍说,根据“玉兔一号”的经验,为克服机械故障,团队在移动设计和驱动方面做了很大改进。
温博还告诉记者,像“玉兔一号”(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一样,“玉兔二号”(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二号”)也有一个微博账号,欢迎大家关注。
“嫦娥”们的日常
想象中,科学家大多是满头银发。但记者在月球楼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年轻的面庞,就像中国走向太空的事业一样,年轻又充满朝气。
张熇说,航天人跟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并没有太大区别。“年轻人很多,大部分硕士或以上学历,学历较高。平时,大家工作很辛苦,加班加点是常事。”不过,她觉得航天人是要讲一点情怀,讲一点奉献精神的,因为这项工作对国家的发展,乃至对全人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记者采访时间有限,只能看到张熇和她同事们工作场景的很小一部分。而正是因为这些航天人的辛勤工作,才有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辉煌瞬间。
(本文刊发于《中国报道》2019年2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