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22 15:14:40 推广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开放包容发展、绿色共赢发展,国际上没有先例,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闯,大胆试,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从着手谋划到纲要出台,历时数年,不仅对港澳地区意义重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中新网制图)

新尝试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的新尝试。

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各方面成绩斐然。

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40年间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民生改善明显,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广州城市景观

国际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大国博弈更为复杂、全面。

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国外环境中,中国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便应运而生。

新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内涵的新实践。

香港维多利亚湾夜景

香港回归21年,澳门回归19年来,虽经历风雨,但保持了繁荣稳定,用事实证明了“一国两制”行之有效。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为香港、澳门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中,港澳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为中国最自由开放的两个经济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中的两个,香港和澳门依然可以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就像其在改革41年来,发挥的独特作用一样。

如具体对香港而言,它可以利用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引领带动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投资、融资平台;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来港融资,服务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利用自身金融、法律等专业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服务,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等等。

港珠澳大桥

而对澳门而言,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为定位,可逐渐突破地域狭小、经济结构单一的桎梏。

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特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开放包容发展、绿色共赢发展,国际上没有先例,需要不断创新,大胆闯,大胆试,开辟出一条新路来。而这个过程,就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丰富与发展。

新路子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多年来,积累了独特优势,有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

其一,香港、澳门作为中国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连同广东的改革开放排头兵优势,可继续在国家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先行先试的作用;

其二,香港、澳门作为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经济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内地珠三角九市经过改革开放41年的发展,也已初步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产业结构,这令整个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

其三,大湾区内有国际一流的机场、深海港口,交通发达,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科技创新产业聚集,人才汇聚,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金融及专业服务突出,区位优势明显;

其四,大湾区内城市间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粤港澳这些年来不断深化合作,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生活服务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合作经验。

一图对比世界四大湾区(中新网制图)

虽然优势明显,但与世界上其他湾区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仍在区内总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服务业占比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还将面临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不同,文化价值理念、城市管理方式差异等带来的碰撞乃至冲突。

为此,粤港澳大湾区设立领导小组,以研究解决大湾区建设中的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任组长,广东省委书记、国家发改委主任担任副组长,香港特首和澳门特首均为小组成员。

此次发布的规划纲要为大湾区发展确立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2年,“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机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大湾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也就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由此可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好,是中国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重要一站。唯如此,我们才能更自豪地说,港澳同胞与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撰稿 / 李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港澳台研究所 副研究员)

编辑 / 李刚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高铭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