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2月23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组织召开的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出席会议并发言。
本次研讨会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从全球格局研判、发展趋势展望、主要任务推进、突出问题论证、具体案例解析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积极热烈的深入交流。
刘利华表示,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存量、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二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有利于扩大增量,更好的支撑先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三是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发展有利于融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
最近,据麦肯锡的预测,工业互联网在2025年之前每年可以产生高达11万亿美元的收入。也有一些预测说,到2030年前工业互联网能够为全球带来14.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我国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有可能达到4800亿人民币,能够为国民经济带来2万亿的增长。
“无疑,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利华说。他同时建议,未来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要攻关关键技术,包括软件、硬件核心技术;二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与网络能力的提升;三要加快建设互联网平台的生态体系;四要提升多层级的安全保障能力;五是要提升工业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系统遇到了不能实现按需连接、缺乏对知识进行分析等局限性。“面对这些局限性,我们考虑,第一是否能与人工智能结合,第二能不能把知识工程考虑进去,如果这两方面都能融合起来,那工业互联网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智联网’,‘工业智联网’或许将使得整个互联网更加智能,更强调知识。”张军说。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张军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二是要培育基于工业智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形成一批工业智联网重大应用系统,实际上就是要抢占智联网的制高点,叫泛工业,这样一个新业态;三是要培养这方面人才,加大工业智联网人才引育和技术创新,培养精通制造和信息技术的跨界创新型人才。
尹浩认为,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连网”,把传统制造业的人、机、物等各方面全流程所有需要“连网”的要素,高效连接起来。
徐晓兰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一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而,要致力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推动其快速发展,而现在正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机遇。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