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春侠)“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关注特教学生就业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无声饮品’‘暖冬书吧’两家实体店相继在务川开业,为8名残疾孩子提供了生存渠道。”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石慧芬高兴地说,看到自己的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她倍感欣慰。特殊学校的孩子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石慧芬1981年出生于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一个农民家庭,是家里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我父亲和别人不一样,他比较‘重女轻男’,希望家里的两个女孩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石慧芬说,父亲将她和姐姐都送到专业师范学校读书,哥哥却早早出去打工了。
2000年,19岁的石慧芬开始在贵州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学校一开始只招收聋哑儿童,慢慢扩展到智障、自闭症等各类残疾学生。石慧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这些孩子学习基本的社会技能,平时她经常带孩子们乘公交车,教他们自己支付车费、和别人交流、逛菜市场,她还把学生带到银行、图书馆或医院进行相应的练习。石慧芬说:“我希望他们可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这样他们在与社会接触时,就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在生活上,石慧芬也对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女孩子要来月经了,她给备好必需品;怕孩子们感冒,她随时备着感冒药;孩子们和家长沟通不畅闹了别扭,也会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孩子们都亲切地喊石慧芬“妈妈”。
务川特殊教育学校是九年一贯制,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一位老师需要将一个班级从一年级带到九年级。石慧芬在这里坚守了19年,师生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既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也让她自己无比感动。
“单纯”是石慧芬对孩子们最直接、最真挚的评价。一次,一个学生专门给石慧芬送来一个自己在烹饪课上做的包子,并在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请品尝,这是我第一次做的!恰巧有个自闭症的孩子要吃的,石慧芬就把包子给了他。送包子的学生知道后特别生气,又跑回去重新做了一个,还在纸条上写道: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做的,你必须吃啊,不能再给其他人了。
平时,石慧芬总会注意收集孩子参加活动的照片,毕业时做成纪念册、纪念光盘发给他们,孩子们看了很感动。“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也给我偷拍了照片,也做了一个纪念册送给我。”
而更令她感动的是,有一个学生初中毕业时,爸爸来接她。已经坐车走了很远,她都一直在哭。爸爸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还想回一趟学校,我还没有叫老师一声“妈妈”。于是,父女俩又下车跑回学校门口,向石慧芬喊了一声“妈妈”。说到这里,石慧芬眼中泛起骄傲而幸福的泪花。
现在,石慧芬带过的孩子有的到贵阳去读书。每次去贵阳,石慧芬都会去看他们,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毕业的孩子和家长产生矛盾,石慧芬也会及时帮助解决。有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在演讲时还专门提到“石妈妈”。“离开学校的孩子们,无论走多远,我一直都很牵挂。我会一直在这里守着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
今年两会期间,石慧芬继续聚焦特殊教育领域,她希望能将自闭症学生的康复经费纳入医保,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自闭症学生的康复教育越早越好,这是很大一笔支出。如果把这部分支出纳入医保,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石慧芬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