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用共同体思维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5 14:21:0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特约记者 庄冠蓉)3月14日北京报道 “医者仁心是天人和谐的概念,从根本上讲,医生和患者是个共同体,院长和医护、后勤保障人员是共同体,医院和医学院是共同体,医疗系统和社会也是共同体,”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表示,医改已经有了看得见的成效,医疗事业相关各方可以用共同体的思维去对待,对国民健康会更有利。

2017年,重庆新生儿死亡率约2.49‰点,基本上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6.37‰,优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这里有重庆儿科医护人员的努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疗资源供需相对比较紧张,最突出的是床位,“有部分病人是不需要住院的,但是有的家长心里不踏实,希望能够住院治疗才放心。因此,我们的医生常常一边为病人预约住院,一边在等待住院期间,门诊积极治疗过程中病人病情就好转了,也不再需要住院。当然,我也请家长们放心:如果小朋友病情的确严重需要紧急救治或抢救时,我们有绿色通道直接收到重症病房。”李秋代表说。

还有目前儿童医院普通号是不难挂的,相对,专家号稍显紧张。李秋代表建议常见病患者可以在普科就诊,把医疗资源相对留给专科疾病和疑难重症患者。因为为力孩子,也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医院也是想方设法增加就诊的途径,比如增加专家出诊次数、延长专家坐诊时间,分时段或利用网络平台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诊间缴费等,提供各种便捷手段。我们的专家们有时候在病人高峰时(寒暑假或季节性疾病流行时)常常不能按时吃饭、下班,甚至有时候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也有员工抱怨儿科辛苦,李秋代表说,“我也看专家号,所以有同感,但是既然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我们就必然热爱和奉献。

对于“儿科医生荒”,这个说法是源自二孩政策实施的2016年。尤其是基层、农村的儿科医生缺乏。为此,教育部卫健委出台多项政策扩大招生、转岗培训等。重医儿科学院这几年来,每年培养五六百人充实到儿科临床岗位中,全国其他地区也在努力缓解儿科医生缺乏。但基层儿科服务能力仍然较弱,主要是缺乏专业儿科医生,也缺专科护士和医技人员。目前许多地方的医院来我们医院招聘儿科人才,慕求人才的也很多,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各种层次各类儿科人才。

谈到医患关系,李秋代表认为,这一两年来也有明显的缓解,这也感谢新闻工作者的正面宣传和呼吁,也有我们行业的自律、积极奉献以及依法治国、百姓对医疗行业的理解。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监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增加医保的费用。李秋代表建议一定要加强监管,防止医保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和骗保行为。

记者对李秋代表关于医患之间是共同体、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是共同体,医疗系统是社会共同体的理念深表赞同,大家都有这个理念,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医疗事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