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中法关系 | 中法关系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19-03-21 14:22:20 推广来源:今日中国

1964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后中法关系快速发展。虽偶有波折,但总体顺畅,特别是曾创造出无数个第一,如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是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等等,这都因此铸造了中法关系的独特性。

回顾过去的55年,无论是对法国,还是对中国而言,中法关系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始终处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面对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法更需要通过务实合作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共同迎接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法关系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创辉煌。

▲ 2019年2月11日 巴黎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演员在活动现场进行舞狮表演。

中法合作根基稳固

中法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关键在于这么多年来双方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夯实彼此合作的根基。其一,中法合作一直有良好的经贸支撑。“政治搭台,经贸唱戏”,可以说是中法关系的一大特色,而事实上,良好的经贸关系无疑也为政治关系的密切提供了坚实基础。据欧盟统计局统计数据,2010至2017年,中法双边贸易额由452.1亿美元增至530.5亿美元,其中2014年最高点达550.2亿美元,此后稍有下降,2017年又开始迅速上升且这一趋势仍在延续。目前,中国已成为法国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另外,中国对法投资也不断增多。据2018年4月11日法国发布的《经济国际化年报》显示,仅2017年中国就对法国新增65项投资,比上年增长27%,成为在法投资最多的亚洲国家。这说明,中法双边经贸合作规模总体在呈扩大趋势。其二,中法合作一直有良好的政治支撑。政治互信,尤其高层领导人的密切沟通始终是中法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龙自2017年5月出任总统以来对中国一直十分看重,他在同年7月德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上与习近平会见时曾表示,法中关系意义重大,法国视中方为重要合作伙伴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2018年,马克龙总统和菲利普总理又先后到访中国,前总统奥朗德也应邀来华。习近平主席1月份接待马克龙总统时也明确提出,中法关系具有独特历史和丰富内涵,近年来持续高水平发展,更加成熟稳定和富有活力。习近平主席在12月1日在出席G20阿根廷峰会期间再次会见马克龙,强调要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马克龙则积极赞赏中方努力改善外资在华营商环境的举措,表示法方坚定主张多边主义,愿同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推动欧中关系不断发展。其三,中法关系有着良好的机制支撑。1997年希拉克总统访华,双方决定中法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2010年胡锦涛主席访法,双方将中法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瓦尔斯总理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进更加紧密持久的新时代;2018年马克龙总统访华,双方决定在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除了加强顶层设计,中法还在财政、金融、科技、能源、环境、卫生、太空、教育、文化等等诸多领域建立起双边对话交流机制,涵盖官方、民间不同层级,不仅成为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拉近了中法两国人民的距离,为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法关系基础扎实,成绩斐然,可谓是中欧乃至中国与西方国家合作的样板。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这个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秩序正处深刻调整之中,尤其是金融和债务危机过后,世界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原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中积累下来的诸多问题集中爆发,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增多,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排外主义盛行,国际关系愈加复杂多变,中法面临各自挑战的同时,也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力争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马克龙总统是法国乃至欧洲政坛少有的政治人物,他在法国人民期盼变革中上台执政,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强烈的个人色彩融汇在一起,对法国存在的问题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以国内经济改革和欧洲建设为两大抓手,誓言要实现法国“伟大复兴”,重振法国的大国地位。他在其自传《革命》一书中就明确提出,自己的使命就是“重塑法兰西”。当然改革就一定会有牺牲,也一定会有碰撞,但只有坚持改革,梦想才有希望实现。中国刚刚庆祝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所取得的成绩世人有目共睹,当然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更要奋发图强,为了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当然,中国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特别是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都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挑战,同时国内在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完善福利社保体系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同样任务艰巨。就像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 2017年12月4日,旅法大熊猫“圆仔”和“欢欢”的宝宝在法国圣艾尼昂市博瓦勒野生动物园首次公开亮相,正式获名“圆梦”。图为活动现场。

合作不限于双边

面临这样的内外环境,中法当然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事,通过扎实的互利合作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但中法的责任还不止于此,彼此的合作也不仅限于双边。首先是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平均温度自1985年以来已经连续400个月超过正常水平,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威胁。就像马克龙所说的,人类正在以污染海洋、温室气体排放、破坏生物多样性等方式毁灭地球,“让我们面对现实,没有什么B计划”。在法国的积极倡导下,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历史性地达成《巴黎协定》,明确了各国具体的减排指标。法国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者,而且在新能源、绿色金融、碳交易等方面也有着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迎头赶上,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加速绿色经济的转型。中法完全可以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坚力量,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和绿色产业协作,为全球减排事业做出表率,并为经济增长创造新动能。其次是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尽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法国作为发达国家,一向看重自由贸易,而且进一步说,欧盟本身就是多极化的产物,开放包容是法国和欧盟的应有之意。马克龙总统曾明确指出,我们可以选择孤立主义、退缩和民族主义,但向世界关上大门并不能阻止世界的演变,“贸易战不是正确的答案”,相信可以通过在世贸组织的谈判、建立合作解决方案,为贸易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这一观点与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不谋而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现行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坚定不移地支持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愿意同包括法国以及欧盟在内的各方一道,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再次是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当今世界各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发展遇到了瓶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则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为全球发展开出的一剂药方,但并不是中国政府强推的国家战略,而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平台,实现“1+1大于2”的效应。而法国在沿线地区一直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在一些相关项目上也有产业技术优势,完全可以成为“一带一路”项目的积极参与者,与中国及其他国家一道,不仅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造福沿线国家,推动地区和平与安全。就像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在国际规则基础上,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做大合作的蛋糕,实现互利共赢。事实上,这一合作倡议也得到了法国的积极响应。马克龙在到访中国时就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中国促进的新基础设施和文化项目也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利益。同时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和欧洲必须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法国可以为中国提出的这项在亚欧和非洲修建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倡议提供帮助。目前,欧盟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欧亚互联互通”计划,并明确表示对与“一带一路”对接持开放态度,这就像马克龙总统和菲利普总理所强调的,路应是“双向的”也是“共享”的。

当然,中法可以合作的领域还有很多。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依然不太平,不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各种安全不稳定因素也在增多,地区冲突不断,全球治理面临新挑战。中法各自作为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也肩负着对全球的责任,双方不仅可以通过双边合作造福彼此,更可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55年只是一个里程碑,中法合作仍大有大为,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文/ 王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